古诗《黄景仁·富阳》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诗《黄景仁·富阳》原文赏析

晓天曈曈江漠漠,估帆四开估客乐。樟亭饮来酒未消,已在富春城下泊。潮来直侵城根平,城门昼开闻市声。人居此间亦何好,水光山色餐不了。沙头愁煞捕鱼人,捕得鱼多卖钱少。

仲则的一生是在贫病与漂泊中度过的,漂泊的生涯,使他有机会接触一些下层的人们;贫病的生活,使他能同情下层人们的疾苦。富阳,在今浙江省。这是个风光明媚的地方:“奇山异水,天下独望。不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宋元思书》)仲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来此游览,以他诗人独有的慧眼,发现了这风光明媚的地方也有着不那么美好的一面,于是写了这首诗,代富阳的渔民吐露了心中的不平。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共八句,用较多的笔墨来描写渔商(就是诗中的“估客”)之“乐”;后一部分只两句,用简洁的语言突出了“捕鱼人”的“愁”;一乐一愁,对比鲜明,诗人虽然没有对此加以评论,但其思想倾向却通过冷静的叙述与强烈的对比充分表现了出来。这种通过对比反映贫富对立,社会不公的写法,在前人的诗中也不乏其例,如:“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唐代谚语)、“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十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不过,这些诗大抵都是平列两种对立的情况,对矛盾的双方平均使用笔墨。而仲则此诗却不然,它虽然也列举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但并非平均分配笔墨,而是用绝大多数的篇幅写估客之乐,用极少的篇幅写渔民之愁,这就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整首诗显得怒拗不平。由于此诗的主旨是表现社会的不公平,因此,这种怒拗不平的形式更能适应主题的需要。可见,仲则在构思此诗时,是颇费了一番匠心的。

让我们来寻绎一下作者的思路吧:拂晓时分,旭日曈曈,江天漠漠,贩鱼的商船纷纷扬帆向富阳进发。那些来自樟亭(地名,在杭州附近)的快乐的渔商们,在出发前都喝了酒,当他们抵达富阳城的时候,身上的酒气尚未全消。这些渔商们到富阳有何贵干呢?诗中没有交待,但我们从第六句的“闻市声”与最后一句“捕得鱼多卖钱少”可以知道,他们是到这里购买廉价的鲜鱼的。“潮来直侵城根平”,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此句是指江潮上涨,水浸城脚,但联系全诗看,此句又是暗喻渔商为逐利而像潮水般涌来。“人居此间亦何好,水光山色餐不了”,这两句极写“乐”字;富阳城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一乐也;富春江船来船往,交通便利,二乐也;集市上人声沸腾,买卖兴隆,三乐也;渔商们“估帆四开”,财源滚滚,四乐也……按照一般的思维定势,人们估计作者接着会紧扣“乐”字,“懿矣休哉”地来一番赞美,以收束全篇了,殊不料诗人的笔锋却骤然一转,出人意料地写出这样两句:“沙头愁煞捕鱼人,捕得鱼多卖钱少。”乃知前面的描写、渲染全为这两句而设,前面的“乐”,是为此处的“愁”蓄势。这样的结尾,笔力千钧,奇峰突起,不仅使全诗波澜起伏,而且起了“卒章显志”、耐人寻味的作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