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芑孙·官道柳》原文赏析
临清官道柳,采掇有饥妇。年年旱魃杀五谷,客米千钱仅一斗。有饭柳作齑,无饭柳作糜。阿夫河南趁工死,妇食老姑兼哺儿。春风飘飘春已深,枝叶老梗伤人心。
王芑孙一生仅作过一个小小的华亭教谕。仕途的不幸,使他的诗风也显得瘦硬清迥。能标举其风格的,当以五言为最。这首《官道柳》,虽属歌行,却别具意蕴。
古人咏柳篇章可谓多矣,或咏柳赠别,或摹柳风姿,或惜柳画春,但大多脱不了抒写离情别意的旧旨。这首《官道柳》却与众不同,这里的柳并非诗人描绘的主体,而以柳为客体,表现饥民以柳叶为食延续生命的悲惨遭遇。
诗一开始,就展现出这样的场景: 临清 (今山东省)大道旁,垂柳成行,一妇人正不停地采摘柳叶,但所采何为?一个“饥”字透露了个中情由: 原来是采叶充饥呢! 诗人一开始就接旨入题,揭示出如此强烈的反差: 官道柳本为造景观赏之物,而今却成了饥民聊以充饥之食,使人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思索,这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接下来,诗人揭示了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 “年年旱魃杀五谷,客米千钱仅一斗。” 旱魃,是传说能致旱灾的怪物。连年不断的大旱灾,无情地吞噬了庄稼。一个“杀”字,足见遭灾之烈,让人联想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悲惨场面; 而囤积居奇的奸商们,乘机大发横财,“千钱一斗”的粮食,老百姓又岂敢问津?其实,这里隐含的意蕴却又在无言中道出了更深刻的社会动因: 统治者为什么对处于死亡线上的人民熟视无睹?这就揭示出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根本矛盾所在。
“有饭柳作齑,无饭柳作糜。”这就是连年遭灾,颗粒无收的灾区人民生活的必然结果。诗人看来只是客观地披露了饥民的悲惨生活,实际上包含着他无声的叹息与深深的同情。
“阿夫河南趁工死,妇食老姑兼哺儿。”诗人接着进一步剖析饥妇不幸的家庭遭遇。丈夫去河南帮工客死他乡,留下了一老一小要靠她来供养。真是天灾人祸集于一身,沉重的生活担子她怎能挑得起?诗人把妇人的苦难写到了极至,形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这实际上是清中叶后,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中的一个缩影。
“春风飘飘春已深,枝叶老梗伤人心。”如果说,前面只是客观描述,那么结尾则是诗人情感的渗透,心灵的呼唤。诗人刻画劳动人民的这种特定的变态心理是何等细致入微!春寒已去,春风拂面,莺飞草长,柳丝弄碧的春深时节,该多令人惬意,可偏偏是“伤人心”——“枝叶老梗”,惟一的充机之食断了,这和《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及《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变态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叙事绘情,融为一体,诗的主题也进一步得以升华,所以格外震撼人心。
此诗写柳意在写人,通过一妇人之悲惨境遇,透视出更广阔的社会现实,当是这首诗语浅意深的一个重要缘由。特别是结束两句春风飘飘的美景和柳老伤心的悲叹,对比强烈,使人读之情动。诗人对采柳的饥妇及其趁工而死的丈夫的同情心态,跃然纸上,对时代造成的这种悲剧虽未明言,但其愤激之情亦溢于言表。诗中五、七言交替出现,跌宕有致,而“饥”、“杀”、“死”、“老”、“伤”等字的运用,同样表现了诗人自己那固有的清瘦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