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曹学佺·过木渎》原文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古诗《曹学佺·过木渎》原文赏析

指点十三桥,迎船半柳条。夕阳潮正满,春草岸俱遥。琢研开山市,为园灌药苗。卖饧时节近,处处有吹箫。

在享有“人间天堂”之誉并被马可波罗赞为“东方威尼斯”的苏州西南郊,有一座古老的水乡名镇,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在镇外灵岩山为西施营造馆娃宫,扩建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方成”,从外地水运来的木材把镇上河道都堵塞了,因而得名“木渎”。这里临近太湖口,风光秀丽,又与吴王西施的传闻紧紧相连。因此,历代骚人墨客过此都不免雅兴大发,留下或描写山水风光,或感慨吴越兴亡的文字,且不乏佳篇。《过木渎》就属于前一类作品。

此诗犹如电影中一组组特写镜头,清晰有序地把秀丽水乡的春日景象一一展现在你的面前,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首联写船过木渎的情景。木渎一如苏州,是个“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的地方,一座座玲珑小巧的石拱桥新月般跨临河上,构成这一带特有的景致。“十三桥”扣住了这一特点,再冠以“指点”一词,便创造出一种人景相宜、动静结合的艺术境界,题中“过”字隐含其间,诗人悠闲潇洒的神态也跃然纸上。“迎”“半”二字下笔自然而精巧,赋绿柳以人情,又勾勒出一江碧波、夹岸垂柳的秀丽景色,真是“写来光景如画”(沈德潜《明诗别裁集》)。

颔联承上,描绘河上风光。春日向晚,落日余晖铺撒在绿波盈盈的河面,水天相接,金碧交辉。由于春潮“正满”,从船上望去,便觉得萋萋春草和河岸都那么遥远。这两句由唐人王湾“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化出,而意象更为丰满,色彩鲜明,瑰丽壮观,饱含着诗人的感受与叹赏之情,故能脍炙人口。

颈联转写灵岩之胜。既是望中所见,又掺合着想象成分。“琢研”句回溯历史,遥想当年开琢砚山、筑造宫宇园林的情景。“研”通“砚”,《吴郡志》云:“阖闾城西有山号砚石山,高三百六十丈,上有馆娃宫。”砚石山即灵岩山,山上苍松环抱,怪石嶙峋,上有千年古刹——灵岩寺,据说就是馆娃宫遗址。夫差不仅为西施造下这座辉煌的离宫,而且修建了琴台、姑苏台,开掘了采香泾、锦帆泾等等,穷奢极侈,盛极一时。虽历沧桑巨变,早已无复旧貌,但当年情景却引人遐想,令人叹惋。“为园”句叙写现实景况:人们在那里开辟出一座座园圃,广种名花名药,经过山泉浇灌,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纵无昔日繁盛光景,却也清美如画,别有一番情趣。

尾联点明时令,展现具有节候特点和乡土风情的生活画面。“卖饧时节”,指寒食、清明节; “饧”用麦芽或谷芽熬制的饴糖。古人有寒食禁火、清明上坟 (后发展为郊游踏青) 的习俗,届时多吃冷食,且常以饴糖调和。白居易就有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的描述,沈佺期更说: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岭表逢寒食》),可见这是一种有明显节候特点的食品。“卖饧”这一商业活动也饶有情趣,卖饧人沿途兜售时,都要吹奏竹管编成的 “饧箫”,以清越的箫声招徕顾客,妇女儿童每闻声而围购之。“箫声吹暖卖饧天”(宋祁 《寒食假中作》)便成为仲春时节一种典型的生活情景。这一联,在前面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加进人物活动的场景,就使整个画面更生动活泼,更富于生活气息。

此诗内容无甚深意,但颇具情致。诗人抓住当地特有的事物和春天特有的景象,运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一幅清秀淡雅的水乡风情画,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也自然而然地展露出来,使人备感亲切。诗歌语言平淡轻灵,迂徐舒缓,与所表现的内容与情趣高度统一,余味悠悠,耐人咀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