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耶律楚材·怀亲》原文赏析
黄犬不来愁耿耿,白云望断思依依。欲凭鳞羽传音信,海水西流雁北飞。
黄沙三万里,白发一孀亲。肠断边城月,徘徊照旅人。
赵著在《双溪醉隐集》序文里讲,他曾经在“贞祐季年”读到过这两首诗,评曰“所以见哀思之情极矣”(陈衍《元诗纪事》卷三所引)。贞祐为金宣宗年号,则诗最晚也当作于1217年前,耶律楚材正当二十五六岁左右。
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记载,“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使他最终成长为一位博学多能的杰出人物。也就是说,耶律楚材的母亲不惟赐给他以血肉之躯,而且还润泽了一个慧美的灵魂,他自然要敬爱他的母亲,感激他的母亲,时时怀念他的母亲了。
诗写来本色真挚,语淡而情浓。
第一首状悬望之切。起联属对工稳,用了两个典故。黄犬即黄耳,乃陆机所养犬名。陆机在洛阳做官,久未跟家里通音问,遂作书系犬颈,使走吴取家报以返。坡翁所谓“附书未免烦黄耳”(《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者,即用此事。具见任昉《述异记》和《晋书》陆机本传。“白云”用狄仁杰事。《新唐书·狄仁杰传》云:仁杰受到阎立本荐举,出任并州法曹,而其亲在河阳别业,赴任途中登太行山南望白云孤飞,因对左右说道:“吾亲所居,近此云下!”不禁悲咽掉泪,伫立之,俟白云飘去才继续上路。(《大唐新语·举贤》六亦载此事)起句反用陆机事,说黄耳一去无消息,自不免愁从中来,烦躁不安,引出对句的“望”字。“思”,这儿读去声,否则即犯三平调。“依依”极言思念之不绝,申足了文意,强化了情感。用典一反一正,自然、贴切,无合掌之嫌。也正因为有此一笔,遂逼出第三句来,打算再借助于鳞羽传书,聊慰亲情。然而,海水西流,鸿雁北飞,终归是徒然。“海水” 从“鳞”字生出,“雁”字照应“羽”,全诗于陡折处作结,翻出无限的波潮。
比较起来,第二首写思亲之苦,则以开阔而深挚为特点。无边无际的黄沙,明亮却未免清冷的边月,把随军远征的男儿的全部思念和无限温情统统调动起来了,让它们聚光在“白发一孀亲”上。这忆念中的“白发一孀亲”,她超越了万里地域的间阻,用温馨代替了清寂,反复地、细细地抚慰着边城游子的心灵。于是,“徘徊” 云云,便被赋予了无穷的意蕴。杜甫《宿府》有句云: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晋卿此等处正是从老杜诗化出,却有着自己的韵味。
耶律楚材原本是个儒者,但他的《怀亲》诗却不在什么“孝”呀、“道”呀上面做文章,不矫饰、不卖弄,让一派亲情自然流露,因而让人感到亲切和真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