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吴嘉纪·绝句》原文赏析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吴嘉纪的家乡东淘是两淮重要盐场之一,东淘黎民多以煮盐为业,称为灶户。诗人与灶户们朝夕相处,与他们一样贫困,衣食不周。因此,作者对灶户的生活深有了解,能体味到他们的苦难,写下许多反映他们生活的诗篇,这首绝句便是其中之一。
首联出句,“白头”状写灶户的年纪,虽然他已熬白了头,却只有低草房,“白头” 和“低草房”形成强烈反差,足见灶户生活之苦。诗人的深切同情溢于言表,为全篇定下基调,他用白描手法,以短短七个字的容量勾画出老灶户的形象及其生活环境,应当说其诗笔之犀利、洗练,不亚于白香山。
对句,诗人的笔从灶户的生活环境转向劳作。六月正值酷暑,是“公子王孙把扇摇”的时候,而灶户们要在烈火旁煮盐,他们的日子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更难熬。炎炎烈日,灶火烘烤,盐水如汤,三重复叠,折磨着他们,可怜的灶户是怎么度日的呢?
尾联“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是说赤日炎炎的户外,相对熬盐的低草房,还是纳凉的好地方,这两句从反面衬托出灶户劳动时的恶劣环境,所受的煎熬。
灶户之苦,连当时的《如皋县志》都有记载,谓其居处苦:“缚草堤坎,数尺容滕,寒风砭骨,烈日铄肤。”又谓其煎办苦:“暑日流金,海水百沸,煎煮烧灼,垢面变形。”吴嘉纪此诗虽短,却概括了灶户的居处、劳作,可以说是灶户生活的缩影。“曲状煎丁之苦”(《如皋县志·盐法论》)。
此诗语言平白如话,把“炎日里”与“乘凉”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截然相反的情境连在一起,尖锐地再现了灶户们备受煎熬的痛苦生活。看似平淡,实犀利,所以洪亮吉谓其诗“有姜桂气”(《北江诗话》),林昌彝则评之曰“多辣”(《海天琴思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