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
这首七言短古,诗题一作《春怨》。南宋杨齐贤注 《李翰林集》,将李白诗按内容分为十九目,此诗被编入“闺情”一目中。诗中以一个妇女的口吻,抒写了她对从军戍边的丈夫的深情怀念以及关山迢递、情愫难通的幽怨之情。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开头两句,是思妇对去年与丈夫离别时情景的追忆。这两句妙在不纯用叙述笔调,而采用思妇自问自答的写法,显得波峭有致。“南园” 一句,因是化用晋代诗人张协“蝴蝶飞南园”( 《杂诗十首》 其八) 的诗句,故“南园”可理解为某处的一所花园,未必实有所指。其时正当春天,南园里绿草如茵,百花盛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一对即将离别的夫妻,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尤其是看到那成双作对的蝴蝶,怎不触景生情,肝肠寸断!但这种哀伤情绪并未在字面上流露出来,诗人描绘的反而是一派明媚的春光,这正是王夫之在评论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时所说的 “以乐景写哀”( 《薑斋诗话》卷上) 的手法,从而把哀伤之情反衬得更为强烈。这对夫妻家在何处?为何事离别?丈夫又去向何方?诗中均未作交代。这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也为引出下二句埋下了伏线。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中间两句,用的也是思妇自问自答的写法,写思妇在丈夫离家一年之后对他的怀念。但诗中并未正面倾诉离愁别恨,而是分别描绘了 “西山白雪”与 “暗秦云”两幅惨淡的画面,借景言情。“西山”,王琦注云: “即雪山,又名雪岭,上有积雪,经夏不消。在成都之西,正控吐蕃,唐时有兵戍之。”(《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五) 吐蕃(bo波) 是公元七至九世纪时藏族建立的政权,控制青藏高原一带地区。在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曾与唐通使修好,后来关系逐渐恶化,双方互有攻伐,唐朝廷不得不派重兵驻守。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 《野望》),李商隐有“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杜工部蜀中离席》),诸句皆可为证。“西山白雪”四字,看似景语,其实是借此点明丈夫离家的原因及其戍守之地。“秦”乃泛指陕西,唐人诗中往往特指长安。“暗秦云”三字,不仅点明了他们夫妻原来家居之地,同时也借思妇在家遥望云天之所见,来刻画她翘首期待之状以及悒郁愁苦之情。前两句留下的三点悬念,至第四句方才释然大白。这种写法,较之一开头便和盘托出,更耐人寻味,此诗构思布局之妙,于此可见。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末尾二句,写思妇与丈夫天各一方,难通音信。“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代大将霍去病破月氏,开玉门关,自此成为中国与西域分界的关隘。秦地距玉关达三千里之遥,欲传尺素,何来鱼雁?夫妻二人,一别经年,满腹相思,无由倾吐,这就使思妇更感痛苦万分!细心的读者看到“玉关”一句,可能会产生疑问: 思妇的丈夫戍守之地为“西山”,并非“玉关”,思妇为何欲往“玉关” 投寄“音书”呢?南辕北辙,前后牴牾,是否太白失之粗疏?然而依笔者愚见,并非如此。盖“玉关” 自汉代以来,即为汉族统治者与西北各少数民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之地,也是闺怨诗中思妇经常梦魂萦系之地。如王龙标《从军行七首》 其四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太白 《子夜吴歌四首》 其三亦云:“……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此类诗句,唐诗中不胜枚举。在这里,“玉关”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征战戍守之地,“玉关” 自然也包括其中。诗人之所以用“玉关”取代“西山”,很可能是出于修辞的需要。由于第四句已出现“西山” 二字,故第五句换用“玉关”,以免重复。诗歌毕竟不是地理教科书,太白也断不至如此不辨方位,读者会其大意即可,在字面上不必过于拘泥。
征夫怀归、思妇闺怨,是我国古典词歌中一个传统的题材。自《诗经》以来,作者代不乏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即如李白,此类作品亦自不少。《思边》 这首小诗,在李白闺情诗中虽算不得出类拔萃之作,但在艺术上有如下两点颇可注意。第一,如上文所述,首二句叙别离之悲,中二句诉相思之苦,均不落言筌,须待读者细加咀嚼而后出,可谓含蓄蕴藉,韵味悠长。第二,全篇虽用思妇口吻,但“去年何时君别妾”二句是从丈夫一方着笔,“今岁何时妾忆君” 二句是从自己一方着笔,这种对仗的句式从两方落笔的写法,既具整饬匀称之美,又见回环往复之致,与缠绵缱绻的诗情妙合无垠。末尾二句,出语虽稍嫌直露,但可使题旨表达得更为强烈醒豁,收结更为斩截有力,白璧微瑕,故未足深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