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梅(二首)·李煜 》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这是李煜在汴京被软禁时怀念故土抒发离别的哀怨的两首小令。

前一首忆念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闲梦远,南国正芳春”,在幽囚的孤寂生活中,李煜更感到自由可贵,故乡可亲,大自然景色可爱,亲朋感情可珍,所以虽远隔千山万水,情思牵萦,梦魂还是飞回江南,飞回那香气四溢的春天。他的感情多么执着深沉!处境又是多么令人同情!“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这是家乡的风光,亲朋活动的回忆,心灵的梦境。从水上,可以看到江水清澈,江面绿波潋滟,画舫歌船荡漾,管弦乐曲飘飏。好一幅优美的图景!从陆地上,可以看到杨花柳絮,满城飞舞,遍地皆是,春风过处,它们被聚成一团团轻轻的绒球,接着这些小绒球又象车轮一样飞快地向前在轻尘中转动。作者以杨花柳絮这一有代表性的景物,刻划江南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轻快活泼的全貌。又一幅优美的画面!作者更注意人的活动,“忙杀看花人”,自己和亲人、朋友在明媚的春光中,驱赶着香车,扬起了飞尘,陶醉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景中。奇怪的是,无论写水面还是写陆地,作者特别强调绿色。尽管江南春天不乏姹紫嫣红、百花斗艳的旖旎风光,但作者彼时的心境,彼时的审美感受,却更着重于绿色,绿色是冷色调,与作者的处境协调。况且绿色又是生命的象征,作者身陷牢笼,朝不保夕,于战战兢兢中,犹渴望生的权利,怀念生养自己的土地,思念自己的亲人,更显得正当与合理。

后一首回忆江南秋季清丽的风光。“闲梦远,南国正清秋”,着一“清”字,尽得风流。江南秋色,白露为霜,明晰洁净,天高气爽,恬静安谧极了。作者对消逝了的安定生活多么怀念!“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大处落墨,纵目远眺,只见暮色中千里江山笼着寒雾。再于细处勾勒,月光中芦花象泼上了水银,翻腾着银浪,闪发着白光;芦花深处,停泊着一叶小舟,自由而安详。作者仍然注意人的活动,赏秋月之亲人在楼上吹笛抒怀,他们在万籁俱寂中,吹响了高亢嘹亮的乐曲。好一幅动静相生、有声有色的月夜秋色图!尽管作者难脱悲秋的窠臼,但他对江南的秋夜是眷恋的,这主要是因为它给人以自由宽松的感受,与作者的被困厄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人在困厄中,倍忆亲戚朋友,寄以深情!

这两首小令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人深深的怀念之情。他越是将江南的春景秋色写得美,就越是表达出他对家乡的爱恋之深,也就越发反衬出他汴京囚禁生活的凄凉与悲苦,越发反衬出对亲人的苦恋之情。感情的瀑布,心灵的梦境,构成了奇妙的图画,读者不仅看到自然的秀美,而且感受到悲剧的壮美。千百年来,这两首小令感动了无数读者,催人泪下,恐怕主要还是由于它们有着深挚的感情。

这两首小令言简意深,作者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摄取“江面绿”、“满城飞絮”、“看花人”及“寒色暮”、“芦花深处”、“笛在月明楼”等典型的镜头,就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出南国全部的美丽风采,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亲人之思, 可谓精炼至极, 显示出艺术概括的非凡功力。作者要表达天底下少见的痛苦感情,却又不便直言,他就以乐景写哀,用梦境衬实,在自然美中寄寓不自由的抑郁与愁闷,表达折磨心灵的离情别绪,引人遐想, 催人警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