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李白》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是以诡奇雄健闻名的一首杰作。

首先,它奇在以蜀道之艰难来比喻仕途的艰难。它通篇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写蜀道艰险,只出现喻体,本体隐而不现,不著一字。这就造成了对它的主题思想纷纷猜测,迄无定论的现象。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李白一生,写了许多乐府旧题诗,在这方面成就极高。他的不少乐府名篇,都是将原有的主题思想扩大加深、提高升华,使之出现崭新的面貌。《蜀道难》也不例外。南朝陈代阴铿的《蜀道难》,前半篇以较多篇幅写蜀道的艰险,后半篇结尾两句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点示主题,揭示了写这首诗的意图是慨叹仕途艰难的。李白正是在这一传统写法的基础上再拓宽拓深而写出这一惊世骇俗的杰作来的。

李白以大量篇幅描写蜀道的艰险高危和气氛的阴森恐怖是隐喻玄宗后期李林甫专权时政治的黑暗、仕途的艰险的。其中有些具体描写简直跟天宝六、七年之间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桴鼓之相应,如符契之相合。以史证诗,不仅能使纷争不定的主题思想得以确定,而且还可以由此推知此诗写作的大致年代即在李白第二次入长安以后,并由此可以判定孟棨《本事诗》和王定保《唐摭言》所载李白天宝初年写这首诗的说法是不可靠的。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几句向来并无确解,也是鉴赏这首诗的难点所在。如果坐实了讲,只有认为是指地方军阀据险抗拒王命一说可通,但又不符合当时政治事实。殊不知这不过是一种比兴手法,是一种喻体。明白了这一点,就可联系当时政治现实,使这几句的喻意豁然贯通。

以“口蜜腹剑”闻名的李林甫当上宰相后,用阴谋排挤裴耀卿、张九龄左右丞相,“公卿为战栗”。“于是林甫进兼中书令。帝卒用其言,杀三子,天下冤之。”“又构陷韦坚、杜有邻、裴敦复罪名,予以杀害。”李林甫“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而柔令,初若可亲,既崖井深阻,卒不可得也,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必被罪徙;附离者,虽小人且为引重。同时若(张)九龄、李适之皆遭逐;至杨慎矜、张瑄、卢幼临、柳升等缘坐数百人,并相继诛。以王鉷、吉温、罗希奭为爪牙,数兴大狱,衣冠为累息。”(以上引文俱见《新唐书·李林甫传》)连德高望重、文名震天下的著名学者李邕都难逃其毒手,在七十岁高龄时,被李林甫派人将其活活打死。这不是“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么?

天宝六年,唐玄宗下令天下有一技之长者,都到京城去赴考。结果,在李林甫的把持下, 一名都没有录取,李林甫还上奏表向玄宗祝贺“野无遗贤”。一场选拔人才的考试变成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史无前例的政治大骗局,不知道扼杀了多少优秀人才。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元结和诗圣杜甫便是这场政治骗局的直接受害者。这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么?

总之,李林甫把持朝政以后,势焰薰天,妒贤忌能,豢养爪牙,虐杀无辜,阴谋迭出,暗无天日。《蜀道难》中以重彩浓墨渲染的艰险高危、曲折巉岩、悲鸟号鸣、子规啼月、枯松挂壁、飞流喧啸的蜀道阴惨环境不正是这种黑暗政治形势的形象写照么?这样的恶棍把持政局,正直之士要走上仕途,当然比登天还难。李白写《蜀道难》时,已离开长安,往返于金陵、会稽之间,因有友人欲西去长安博取功名,李白以第二次入长安的切身经历和李林甫的所作所为告诫他:“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当时的长安,既有杀人如麻的恐怖景象,又有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然而,“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诗人语重心长地劝友人不要因贪乐而丧生,赶快离开那个虎狼之窝吧!

诗人之所以采用隐喻手法,只出现喻体形象——蜀道的艰危阴森,不出现本体寓意——政治的黑暗恐怖,既有政治上的原因,即防止因文字而贾祸,又有艺术上的原因,即这样写更能充分发挥诗人丰富奇特的联想,更能表现他那雄奇奔放、不可拘勒的浪漫主义精神。

其次,它奇在以一连串极度夸张的形象来摹写蜀道的艰险高危、阴森可怖。李白以其恢宏雄奇的气魄,将夸张形容、神话故事、广譬博喻以及逼真的描绘熔于一炉,把人们带进了一个险怪丛生而又瑰丽多姿的艺术胜境,使人们在巨大的震惊中同时获得了莫大的艺术享受。

为了突出蜀道的长期闭塞不通,诗中竟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其中巨大的数字和极度的形容简直使人瞠目结舌、惊诧莫名!接着又以五丁拽蛇、地崩山摧的神话故事来强调蜀道开辟之艰难,使之浓浓地涂上了一层神异的色彩。尽管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后,才促成“天梯石栈相钩连”,给予人们蜀道可通的一线希望,但蜀道仍然不是坦途,而是令太阳神回车、连黄鹤都飞不过、使猿猴都发愁的畏途。经过这一系列极度夸张的比喻句的形容,蜀道的艰危更为鲜明突出。但诗人决不就此搁笔,他又选择了蜀道中最具典型性的青泥岭和剑阁来重点描写。对于青泥岭,诗中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山路的盘旋曲折,地势的高峻险恶,环境的阴惨可怖。山路的盘旋曲折用具体描摩的手法展示其“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客观面貌;地势的高峻险恶通过在想象中示现的手法表现其似乎扪着参星、经过井星、仰首屏息、抚胸长叹的主观感受;环境的阴惨可怖则利用悲鸟号木、子规啼月、高峰连天、枯松挂壁、飞流争喧等特有的景色来进行气氛渲染。经过这一系列的艺术处理,青泥岭象一座浮雕似的突现在字里行间,给人的印象历久不灭。对于剑阁,为了突出它的峥嵘崔嵬,先引民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一夫”与“万夫”对比,以数量上的巨大差距来强调;接着又以夸张的具体描述,揭示“所守或匪亲”的严重后果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以耸人听闻的“危言”,来打动人们的视听,从而引起人们高度的警惕,以达到预期的艺术目的。

第三,它奇在运用重复格连续三次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加强感情的浓度和强度,从而产生出令人神魂震惊的强大艺术效果。第一次出现在篇首,并伴以“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惊呼,好比高山坠石,突如其来,在读者高度惊愕的情绪中将其引入诗境。第二次出现在篇中,并伴以“使人听此凋朱颜”的夸张句,好比听曲至半,突然众音繁会,高亢裂云,使读者神情耸动,能更深入地领会诗中阴森可怖、艰险至极的韵味。第三次出现在篇末,并伴以“侧身西望长咨嗟”的叹辞,好比饱经沧桑的世故老人的一声沉重叹息,使读者陷入沉思,从蜀道艰难的具体境界中跳出来,高屋建瓴地去把握诗篇的政治寓意,接受诗人的忠告,不再热衷于去追逐仕宦富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