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过三闾庙》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这是一首怀古诗。三闾庙,即屈原祠。楚怀王时,屈原曾官至三闾大夫。诗以“三闾庙”,而未以“屈原”为题,诗面亦应切时、切地,从三闾庙着笔。

沅湘,指湖南境内的沅水和湘水,是三闾庙所在之地。屈原被放逐沅湘流域,死后,人们就在这里立祠纪念他,诗就从三闾庙前的沅水、湘水写起。诗人不去描写水的清澈以及沅湘流域风光的秀美,只强调它的滔滔不尽。又由沅湘的长流不尽,引出屈原的遗恨无穷。一句写景,一句言情,两句间呈现出一种松散的关系,不像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本体在比体前出现,用问号提顿,并有明显标志比喻的词“恰似”。这种松散的关系,反而可以使读者对诗意作多角度的理解。清代诗评家黄生认为发端两句之间是倒装了的比喻关系,他说:“言屈子之怨与沅湘俱深,倒转便有味。”(《唐诗摘抄》)沈德潜则把沅湘作为时间流驶的代替物,他说:“忧愁幽思,笔端缭绕。屈子之怨,岂沅湘所能流去焉?发端妙。”(《唐诗别裁》)的确,沅、湘之水日夜奔流,既不能洗涤尽屈子之悲;而时光流逝,忠而见谤,报国无门的屈原与楚王君臣之间的悲剧更不断重演。“沅湘流不尽”一方面赋予屈原遭谗被逐,饮恨怀沙之“怨”以浩渺深沉、绵长无尽的具体形象,一方面又以沅水、湘水作为历史媒介,赋予屈原之“怨”以普遍意义。

三、四句写秋景,秋,是诗人访三闾庙之时。时值穷秋,又兼日暮,它们都暗示着一种沉重的没落情绪。一个“起”字,正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的“日暮客愁新”之“新”,耿湋《秋日》“秋风动禾黍”之“动”,表示出“物色”与“人情”的感应关系。在秋风斜照之下,枫叶低吟,枫林似血,那氛围、那意境,令人立即联想到《楚辞》中《山鬼》、《招魂》诸章,直觉得魂兮惨悴,山鬼欲来!

这个结尾也受到历代诗评家的好评。清人李锳说:“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诗法易简录》)所谓“与其人相肖”,即景物——境,与被怀念的历史人物在志节情操、艺术个性、作品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出一致性。这种一致,又是朦胧的、若有若无的。近代诗评家俞陛云说:“后二句以秋风、枫树为灵均传哀怨之声,其传神在空际。”(《诗境浅说续编》),他是从屈原的生平遭际、志节来理解这种一致性的。刘永济说:“末二句恍惚中如见屈原。暗用《招魂》语,使人不之觉。”《楚辞·招魂》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的句子。他是从作品的角度来理解这种一致性的。角度虽不同,但是他们都肯定了这种结尾空灵的韵致。和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同属“空际传神”的神来之笔。

20字,但写三闾庙即景,而屈原生前幽愤,气后遗悲,俱涵泳其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