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位
折得芦笙和竹枝,深山酬唱《妹相思》。
蜡花染袖春寒薄, 坐到怀中月堕时。
作者嘉庆二年(1797)在贵州体察了苗族的风情之后,写了这篇别有情趣的苗族爱情诗,为我们留下了一朵芳香沁人的奇葩。
人们根据苗族妇女的发式和服装把苗族分为青苗、花苗、白苗、偏梳苗等。诗篇以“白苗”为题,生动地描写了白苗青年男女约会谈情的情景,全诗充满了浓郁的苗山情调。
自古以来,苗族的各种风俗习惯中,当数青年男女们以谈情说爱为目的的社交活动最为突出。他们的交往除了过节和赶集等活动之外,每年还有规模盛大的春秋两季专为男女求偶举行的大集会。诗人抓住了这一特色,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约会谈情为典型,作了生动的描写:初春时节,月色黄昏,深山坳里,一个小伙子吹着芦笙表达对姑娘的爱情,他身边的阿妹深情地对歌酬唱。“《妹相思》”,为男女酬唱的歌曲。倾吐心中的爱慕与相思,尽管春寒料峭,寒意袭人,穿着蜡染花布衣服的阿妹感到有些凉意,但爱情驱散了寒冷,他们情投意合,偎依而坐,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之中,直到怀中温情的月亮悄悄落下时,才依依分手。“怀中月”是就恋人的感受而言的,尽管月光普照,但他们看到的只有怀中的月色。诗人以明快的弦律谱下了这一曲“芦笙恋歌”,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这一幅“深山酬唱到月落”图,表现了苗族青年豪放、热情的性格,以及热烈、纯朴的爱情。
诗篇的语言通俗而又清雅,可谓雅俗共赏。诗人用“竹枝”、“酬唱”、“相思”、“蜡花染袖”、“坐”等词语从行动、声音到思想感情、感受、姿态以至服装等多方面、多角度地精工刻画了阿妹美丽、深情的形象。杜甫的《佳人》诗篇中有“天寒翠袖薄”的诗句,以“翠袖”代称美人。舒位暗引古人诗意对苗岭深山的姑娘代之以“蜡花染袖”,既有苗族特征,又富有新意。诗人对阿哥的刻画仅仅只用了“折得芦笙”一句,表面上一笔带过,实际上深山恋爱的整个过程阿哥都在其中,他那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通过阿妹的相思和钟情,早已完美地烘托出来了。
[注]诗人自注:“白苗之习,略同花苗,其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焉。芦笙者,编芦管为笙,有簧。男女相会,吹以倚歌。歌曲有《妹相思》、《妹同庚》者,率淫奔私昵之词。贵定、龙里(县名,今贵州省黔南苗族自治区北部)皆有。衣尚白,故日白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