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谓《早梅》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古来咏梅诗不胜枚举,而且大都着眼于“早”,这首咏梅诗却能更上一层楼,于“早”之外赋予梅花自甘淡泊、不媚世谄俗的高贵品格。

首、二句写梅花开放的时令、外部形象及其地理位置。南北朝阴铿《雪里梅花》诗曾云:“春来寒犹薄,梅舒雪尚飘。”首句“寒梅”的“寒”字,无论对于梅花的生理习性,还是对于诗人的主体感受,都是一个恰当不过的字眼。第二句“迥临村路傍溪桥”,写梅花远离人流不断的村路,依傍着人迹罕至的小桥流水自自在在绽放。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是为寒梅早放、诗人误解提供合理尽情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峻洁孤高的梅花构设一个意蕴丰厚的氛围。在这一氛围中,诗人凸现了梅花冰清玉洁的形象,“白玉条”三字,真可谓先声夺人。

第三、四句写诗人乃至路人对早梅的误解,一方面从反面衬托出这一枝寒梅独放之早,另一方面也从诗人和路人的怀疑中显示出梅花不求人知、不乐人赏的可贵之处。许多诗人都写过人们对寒梅早发产生的错觉,南北朝苏学卿《梅花落》诗云:“中庭一树梅,寒多叶未开。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宋代王安石也有诗句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前者尽管有梅香飘送而终不解悟,后者聪明多了,远远地嗅到梅花的清香,便知道那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这里无论是写被人误解,还是写为人知赏,“不悟有香来”,“为有暗香来”,都由梅花主动发出的信息——梅香,点染出梅花迫切求人理解、渴望与人交往的意愿,不免逸散出一缕与梅花高洁品格相抵牾的不谐和音。这首咏梅诗避开了这一点,不涉梅香,而以诗人和路人的错觉和怀疑戛然煞尾,从而给人们留下了思索体味的宽裕境地。掩卷遐想,一枝自甘淡泊、无求于人的梅花亭亭玉立于眼前,惟“可远观而不可近玩也”,无怪乎人们要把梅花赞誉为百花中的真隐士了。

古人作诗讲究象外之者和言外之意,在涉及到熟落的题材时尤为如此。作诗者如此用心,读诗者能不由表及里,反复推求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