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南宋开禧二年(1206),宋宁宗采纳权臣韩侂胄的意见,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出兵攻金。结果因谋划不周,指挥不力,打了败仗。朝野为之哗然,纷纷迁怒于韩,于是,把他杀了,函封其首,派人送往金廷乞和。嘉定元年(1208),即夏历戊辰年,和议告成。从此,向金称侄,每年纳币增至三十万,另给“犒军钱”银三百万两,并细绢三十万匹。这是继“绍兴和议”、“隆兴和议”之后的又一次和约。“戊辰即事”指的就是这次媾和之事。
诗从个人生活境况的变化起笔:冬去春来,理应脱下棉衣,改着春衫。青衫本《诗经·郑风》“青青子衿”一语,后人认为“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青衫是读书人的家常便装。而如今,这样的衣服已难以获得了。朝廷为了换得暂时的安定,正竭力搜括民间丝绢奉献金人,诗人哪里还有裁制新衣的可能。诗人写此诗时,尚为布衣,这里既反映了他个人生活的贫困,透过诗人的遭遇又可以想知到当时南宋广大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和穷苦状况。这是一种寓一般于个别的表现方式。接下来,诗人进一步以嘲讽的口吻为朝廷谋划道:从此西湖沿岸不要再插那些只能悦人心目的杨柳了,全部改栽桑树,可以多产丝绢以奉金人。这两句也不全然是讥讽,当时的现实是十分严峻的。外输数量之巨与南宋农业实际承担能力之间有着很大的悬殊。诗人正是根据这一现实,从个人的拮据想到了国势的困窘,提出了这样一个富含讥讽而哀感深沉的想法。更为深刻的嘲讽是,西湖是朝廷醉生梦死之地,南宋以来一直湖山歌舞,文恬武嬉。正是这种沉溺于享乐的生活,销蚀了文道武志,以致于国门式微,最后落到了这种输金买和的地步。诗人言外之意,包含了对这一政治现实的揭露和警劝。总之,这首小诗,貌似浅俗,但用意含讽而略见辛辣,出语委婉而微存感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