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过百家渡四首(选三)》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杨万里

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柳子祠前春已残,新晴特地却春寒。

疏篱不与花为护,只为蛛丝作网竿。

一晴一雨路干湿,半淡半浓山叠重。

远草平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

《过百家渡》共四首,写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春,时杨万里正任零陵丞。这里所选,为四首中的第二、三、四首。“百家渡”在永州零陵西湘江畔。

“园花落尽路花开”一首写早行野径所感受到的奇趣。诗的首二句集中叙写早行野径时总的视觉感受。首句以园花之落尽,野花之继开,有意突出野径之勃勃生意。句中“园花”指庭院中为人护养之花。第二句从色调突出路花的逗人喜爱,“白白红红”不仅从色彩上具体勾画路花红白相间的灿烂洵美的景状,这二组叠词的运用,也成功地状写出了路边野花的纷繁妍丽。句中仅落一“媒”字,即成功地在色彩之外,强调出了路花斗妍竞丽之态。“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二句转换角度,从嗅觉落笔。“莫问早行奇绝处”暗含早行野径,“四方八面野香来”则正面状写早行渡边野径,野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的境界,这是上句“奇绝”的生动展现。句中“野香”又和诗起句之“路花”呼应,使全诗首尾相顾,自成一完整的艺术体。

此诗并未着意雕琢,诗人只是抓住路边野花这一细小而又平常的自然景物,似是随意道来,却能透出浓重的自然野趣,留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

“柳子祠前春已残”一首写零陵柳宗元祠宇小景。“柳子祠”指唐代柳宗元的祠庙,柳宗元曾贬永州司马,所以那里有他的祠庙。诗人从祠前疏篱蛛网落笔,字面上只写柳祠前一细小的景物。此诗的首二句点时点地。首句概述“春残”,次句写“新晴”却春寒。诗人写到春暮而又非常注意不让诗意落入伤春的老套。其间“春残”本会使人感到意兴阑珊,情意颓唐,但句中因为有“却春寒”的“新晴”补救,终于平空冒出一股生气,暮春伤感之情也自然为之大减。诗的三、四句集中作形象的景物描写,“疏篱不与花为护”状竹篱的破败,因为它的残破稀落,所以就失掉了原有的阻隔作用,因而也就难于围护庭院丛花。“只为蛛丝作网竿”状篱竹满布蛛网之状。

此诗除了有意以日常生活中寻常的小事物作为诗料、构成诗意而外,还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诗中柳子祠的芜毁,不正象征着柳宗元不为世所重用吗?读者从篱籓的失任,柳祠的破败,还可以想到更多的其它内容。

“一晴一雨路干湿”一首描绘田野春耕画图。春残时节,正是江南雨季,此诗首二句写的就是这种气候特点和这种节令所特有的景观。“一晴一雨路干湿”是说一时晴,一时雨,泥路湿了干,干了又湿。“半淡半浓山叠重”是说一会儿云雾弥漫,一会儿云雾尽收,有的地方云雾密布,有的地方烟云销尽。诗人抓住了春末的节令特点,写出了路干湿的更迭和山浓淡的幻变,使原来的静景呈现出瞬息不停的变化,把静态的泥路和厚重的群山也写活了。从整首诗的布局看,这开首二句在制造氛围,刻画的是作为衬托的远景。三、四句所写是全诗的着眼点的所在,写到了田野中活动的农人耕牛。其中“远草平中见牛背”写春耕时节农田中的耕牛。诗中有意只让露出一抹牛背而不显全牛,不状牛态。“新秧疏处”示正在插秧的地方;“有人踪”是说有人在活动。

此诗写春耕,也完全是从生活中极其平常、极其细小的事物入手的,同样是在精致而又自然的描写中透出诗情画意。

《过百家渡》绝句写的几乎都是诗人在一瞬间的感兴,总体上很能反映杨万里诗平白.灵动,圆转精致、极尽变化的特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