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洛桥晚眺》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孟郊此诗,境界极高。

洛桥即天津桥,是唐东都洛阳南北两城之间架洛水而起的名桥。《元和郡县图志》卷五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浮桥辄坏,贞观十四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尔雅》‘箕、斗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这一记载,对于体会孟郊此诗的境界,甚有助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水刚刚结冰,正是寒冬时节。繁嚣的京洛风尘,此时是暂为消歇了。故下句更说:“洛阳陌上行人绝。”站在天津桥楼阁上,眺望洛阳城内城外,条条道路,果然是绝无行人踪迹。诗人置身于这样一番冰天雪地、行人绝迹的境界里,独自领受着大自然的奇异风光,正体现出他迥不同于流俗的襟怀情趣。一个“绝”字,下得极好,见出诗人与京洛风尘的无缘。“榆柳萧疏楼阁闲”,独立桥楼之上,但见榆柳萧疏。大自然之冬,洗尽铅华,格外素净,可以远望无碍。楼阁闲寂无人,则突出楼上诗人自己之孤然独立。此句写主体自己,下句写焦点意象积雪嵩山,构成诗篇主笔。诗人虽然孤独,但他的精神境界却并不孤寂。“月明直见嵩山雪。”诗人独立高楼,遥遥直望见洛阳东南中岳嵩山之皑皑积雪,在明月照耀之下,卓然辉映于天地之间。诗人之心灵,直与明月下嵩山雪相映照。诗人用“直见”二字,突出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对面。两个世界,同一光明皎洁,因而融合为一。这,就是孟郊此诗所呈示的境界。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评云:“东野《洛桥晚眺》,笔力高简至此,同时退之之奥,子厚之淡,文昌之雅,可与匹者谁乎!”对孟郊此诗,可谓推崇备至,平心而论,孟郊当之而无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