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是一首山水诗。
诗题是“桃花溪”,诗一开头先写溪流。但是,诗人并没有正面写溪流,而是写横卧于溪流之上的“桥”。这桥也不是近在眼前,而是“隔”着“野烟”“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的一座小桥。由于烟岚的浮动,那桥在望中给人以动感,所以说“飞桥”。诗人写的是桥与野烟,但却可以使人们凭着自己的审美经验,想象到那溪流的悠长与两岸景色的引人入胜。在这一句中,诗人用“隐隐”“隔野烟”从总体上描绘溪流,造成飘缈、朦胧、淡雅的艺术境界。由于这境界是如此的令人神往,于是,就有了下面三句:“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石矶”一句,承上启下,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叙述句,而是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诗人为眼前所见到的美景所吸引,欲穷其源,探问究竟。于是,缘溪而行,以致于“尽日”行于溪边,仍未穷其源头,依然看到的是“桃花”“随流水”的清丽景象,好奇之心促使他不得不问溪畔的渔翁:通往世外桃源的洞口究竟在清溪的哪一边?后二句是诗人问渔翁的问话。它化用了晋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景象。“桃花”、“流水”、“清溪”是诗人“尽日”(一整天)看到的。它不仅照应了诗的题目“桃花溪”,而且把眼前“尽日”看到的景象通过渔人同《桃花源记》联系起来,使其更富于一种神奇的魅力。问而无答,更具有一个悠长的兴味,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热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