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智通寺对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中进士后,选入外班,作了县太爷,可是不久就因贪酷徇私被革职。他将历年所积的宦囊并家属送回原籍,便独自去游览名山胜水。行至维扬(今扬州),因偶感风寒,盘费不继,在盐政林如海家,谋得西席(塾师)一职,暂时栖身。一日至郊外观赏村野风光,见一座破落的庙宇,额题为《智通寺》,门旁是这副旧对联。庙内有一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的老僧正在煮粥。
古称“能处事物为智”。寺名“智通”意谓这副对联中的道理,唯有智者才能通晓。而这,对于国贼禄蠹之流者做不到,对于唯利是图、心毒手狠的丑类更做不到。两字寓有深刻的含意。身后,即死后意。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这里指那些达官显宦,贪得无餍的人,他们已经聚敛了万贯家财,但是仍不愿“缩手”!这是“智”还是“不智”呢?一个“忘”字,似浅实深。贾元妃省亲看到贾府那种穷奢极侈的排场,曾说:“倘明岁年恩仍许归省,不可如此奢华糜费了。”这是智者的话,不过也只是说说罢了。后来“锦衣军查抄宁国府”,搜查的物件单目、房地契纸和种种借券,都可见出封建家族的阶级本质,总是欲壑难填的。欲其“忘”而“缩手”,真是何其难也。
回头,谓彻悟,即回头是岸意。岸,指彼岸。佛教谕人只需觉悟,即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兀那世间的人,那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后用来比喻改过自新。但“眼前无路”,这时纵使有皈依佛家的念头,那也不过是寻求心灵的暂时慰藉吧。《红楼梦》中正统卫道者的代表人物贾政,在家门被抄“心里刀搅一般”的时候,他喊出的是“完了,完了,不料我们一败涂地如此。”原来这一切竟是他所“不料”的!利欲熏心, “终朝只恨聚无多”,阶级本质决定了此辈即使到“眼前无路”之时, “回头”也只是“想”而已。
智通寺的一副联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绝妙的写照,也预示出全书的发展趋向。最后荣宁二府的破败荒凉,不禁令人想起这“门巷倾颓、墙垣剥落”的破寺;而荣宁二府的老爷少爷们的归宿,从这个无依无靠的老僧身上,不也看到了它的投影么!第二回书便出现这样一副寓奇意于寻常中的对联,是可看出作者在结构安排中的苦心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副对联乃贾雨村所见:“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甚浅,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筋斗,即翻跟头。这里指佛教禅宗对于因追求名利受过挫折的人的一种比喻。曹雪芹笔下的贾雨村,是个利欲熏心、贪婪狠毒的典型封建官僚,他百般钻营,投靠贾府,“得志便猖狂”:贪脏枉法,欺压百姓,草菅人命,无恶不作。后来眼见贾府被查抄时,摇身一变,又来了个落井下石,“狠狠的踢了一脚”。这样的人,竟至平步青云,成为“协理军机,参赞朝政”的兵部尚书。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副对联绘出了贾雨村的丑恶嘴脸,也绘出了封建社会那伙“国贼”、“禄蠹”们的典型面孔。“缩手”“回头”云云,对于此辈人,一是“忘”,二是“想”,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