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札记·“以意逆志”的辩证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词典札记·“以意逆志”的辩证法

古人读诗主张“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但这要讲一点辩证法,即读者要辩证地对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思考和分析。

柳永的名作《八声甘州》换头处云:“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解释道:“已登高临远了,却偏说‘不忍’。”这话很有意思。因为古人写诗填词时有些遣辞造语是正话反说的。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我想,如果作者在生活中没有因月明之夜独倚高楼而感到悲伤惆怅的切身经验,他怎么会劝解自己“休独倚”呢?周邦彦《琐窗寒》结尾说:“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三十余年前听俞先生讲此词,大意说:“定”字的口气仿佛很坚决,其实作者本意是说,等到归时,已未必还有残花在等待自己去欣赏了。唯其担心未必有,才故作肯定语,希望它一定会有。这正如姜夔写的一首年终思家的《浣溪沙》的结句说:“一年灯火要人归。”仿佛自己并没有想到回家,而是受“灯火”的影响才引起归思。其实作者一直在想家,及至岁阑,依旧“有家归未得”,只好故意这样说了。

杜甫《秦州杂诗》有一句“抱叶寒蝉静”。始而我想,既说“静”,何以作者知道树上还有“蝉”?后来逐渐体会,作者确曾听到深秋树间蝉声嘶竭,从而想象到它是在抱叶作垂死哀鸣,最后乃归于寂静,杳无声息。这个“静”字正是从蝉声未静时体察出来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辩证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