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陆游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
不望夷吾出江左, 新亭对泣亦无人。
古代诗人作诗通常采用的表现手法是写景、抒情、用事。所谓用事,即用典。陆游的这首《追感往事》,就是采用这种用典的手法来抨击朝中投降派,抒发了对国事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渴望报国的情怀。
此诗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公元1210年),当时陆游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诗人满怀激愤之情,运用议论的方法直抒胸臆:主和误国的难道仅是秦桧一人吗?“诸公”——众多的大臣不也都起劲地为自己个人利益谋划打算吗? 不要说期望他们出来挽救危亡了,就是连忧心国事,相对哭泣的人也找不着一个。这里“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用了这样一个典故:东晋元帝初渡江建国,以王导为丞相。那时政权尚未巩固,朝廷微弱。温峤等大臣皆以为忧。大家常常聚集在新亭饮宴,忧心忡忡,悲叹国事。后来他们同见王导谈了一次话,感到很高兴。温峤说:“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他把王导比作春秋时齐相国管仲,认为有这样的人出面挽救危亡,国事有望。陆游在此是反用这个典故,借古讽今,骂尽了南宋小朝廷的文武百官毫无国家民族观念,揭露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卖国的本来面目。这尖锐的谴责,在南宋一般爱国诗歌中是很少见的。这里通过用事来概括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宋代诗坛“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时代风尚。
本诗还采用了“进层”的写法。“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不要说期望他们出来挽救危亡,就是连忧心国事相对哭泣的人也找不着一个。这里后一句加深了前一句的语意,更加突出地表现出当时朝中投降求和的气氛很浓,表现出大臣们不以国事为重,为个人私利而钻营的丑态。进而也更加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忧虑国事的沉痛心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