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张元干
寄李伯纪丞相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风浩荡,欲飞举。
这首词是寄给李纲的。李纲,字伯纪,曾任丞相,故词题为《寄李伯纪丞相》。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已被罢掉丞相而贬为洪州知州的李纲,得知宋金和议后,便上书朝廷,反对屈辱求和而主张抗战,因而再度被贬,寓居于福建长乐。正在福州寓居的张元干,写了这首词以表示对李纲的同情和声援。
常说登高可以望远,词人便拖着拐杖登上了高楼。这是在秋天的夜晚,他望到了北斗星垂挂在天,万顷沧波不见尽头,月光随烟波流浮,映照着为雾气所笼罩的水中小洲。这是个风吹凄清的夜晚,天上的浮云都被风扫尽了而风还不肯停休,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而无人在夜间放行,歇宿的大雁飞落了,藏进寒冷的芦苇丛的深处。词人啊,为什么顶风登楼?为什么深夜不寐?他想到李纲因主战而被贬,他想到祖国统一的愿望难以实现,在人们沉睡得鼾声如鼓的时候却不能成眠。登高远望,面对着祖国的山河而怅叹,怅叹自己身单影孤。于是,他呼唤着同样在抗战的李纲:此时除了您啊,还有谁伴我在醉中起舞?上片的写景抓住秋夜景物的特征,着意构出空旷、沉寂、萧索、凄清的氛围,用以为“空吊影”作有力的环境烘托。正是在人间皆睡我独醒的情况下,“谁伴我”的呼唤才得以脱口而出。
接着上片结句的呼唤,自然地引出了下片开头对国事的回顾。十年前,即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金兵进犯淮南东路的首府扬州,宋高宗不战南逃。十年过去了,收复失地的计划成了一场空梦。月光照着高楼,高处不胜寒。此景此情,词人想起祖国的分裂而生愁。然而,他怀有气吞骄横金兵的壮志,他心目中的李纲也是如此。他与主战的李纲共勉,要象腰斩楼兰王的傅介子一样,在抗金战斗中立功;他向主和的君臣进言,不要重复前代“和亲”的屈辱,再听到琵琶声中传出昔日王昭君的遗恨。可惜啊,用以抗战立功的宝剑,却无以为用,生了锈,蒙了尘,黯然无光。词人再次呼唤着李纲,给予品评,在国事堪忧的岁月里,形势是否允许躲在可游赏的苕溪,在那里安心垂钓?回答当然是:否!秋夜的风,还在不停地吹;登上高楼的词人,欲乘上浩荡的风而高高升腾。这里出现的“风浩荡”,并非突兀而至,上片早有“风不定”的铺垫。顶风登楼,这“风”是自然界的风,也喻指着风云变幻的形势。词人希望自己和李纲,在那社会动乱的年代里,成为搏击风云的人物。在词的最后,以凌云壮怀的倾吐而收束。
词是寄李纲的,是对李纲的同情和声援,也是词人自己主张抗战以实现统一这一壮志的抒发。词的最后虽有“欲飞举”的高呼,但前述却因忧国而沉郁。上片写景,景为凄清之景;景中有情,情为忧国之情。下片仍先为沉吟、悲诉,而后高呼,翻腾着一层层的思想波澜。就整篇看,格调是先抑后扬。词的布局谋篇,于前后照应也很得法。“风不定”与“风浩荡”的前后照应,即为一例。寄李纲,不断呼唤着李纲,下片直接写出“唤取谪仙”,而上片的“谁伴我”也是对李纲的呼唤,前呼后唤,既照应而又有变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