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虎说》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来鹄2

农民将有事于原野3,其老曰:“遵故实以全4,其秋庶可望矣5。”乃具所嗜为兽之羞6。祝而迎曰7:“鼠者,吾其猫乎!豕者,吾其虎乎8!”其幼憾曰:“迎猫可也,迎虎可乎? 豕盗于田,逐之可去,虎来无豕,馁将若何9? 抑又闻虎者不可与之全物10,恐其决之之怒也11;如得其豕生而且全,其怒滋甚。射而擭之12,犹畏其来,况迎之乎? 噫,吾亡无日矣!”

或有决于乡先生,先生听而笑曰:“为鼠迎猫,为豕迎虎,皆为害乎食也。然而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

由是知其不免,乃撤所嗜,不复议猫虎。

1见《全唐文》。2来鹄(hu)(生率年不详):晚唐文人。3有事:有祭祀活动。4故实:指旧制。5秋:指秋收。庶:大概。6具:备。羞:通馐,食品。7祝:祷告。迎:迎神。8“鼠者”四句:意为对付老鼠,请猫来;对付野猪请虎来。豕(shi):野猪。9馁(nei):饿。10抑:抑或、或者。11怒:奋起。决之:与之决斗。12擭(huo):装兽的笼子。

【析点】 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一旦秋收在望,惟恐收成受害,此时做出“急来抱佛脚”之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位农民为了防止野猪毁害庄稼,竟愚到“祝”而迎虎,未免可笑。老虎吃人,稍懂常识的小孩子都会懂得的,一位老农民怎么连这点最普通的常识竟不知不懂呢?这不有悖于常理?话又说回来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因小失大,只知近虑而不明远忧的事难道还少么?读到这里似是讥诮这位老农的智慧尚不如“幼”者,但“乡先生”的一句“笑”言却泄露了天机,笔锋直转而刺向贪吏:“贪吏夺之,又迎何物焉?”原来,前面一段迎猫迎虎的故事不过是个引子,是为了抖这个“包袱”的铺垫。《礼记·檀弓》通过“孔子过泰山侧”的“现实”经历直刺“苛政猛于虎”,这篇短文则在一段假想的故事中导出了“贪吏猛于虎”的严肃主题。文章亦谐亦庄,笑谈中不仅诉说了农民盼丰收的苦心,而且鞭挞了“猛于虎”的封建社会贪赃枉法之官吏。是否可以说,此文即当今人们称之为“黑色幽默”的美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