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干宝·丁姑祠
亦题《丁姑》、《九月七日》、《丁新妇》。东晋志怪小说。干宝撰。原载《搜神记》卷五。《太平广记》卷二九二、《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九、《方舆纪胜》卷四十二皆引录。滕云《汉魏六朝小说选译》、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李格非等《文言小说》皆选录。作品叙写反强暴及神灵感应的故事:丹阳丁氏之女,十六岁时嫁到全椒谢家。她婆婆为人严厉苛刻,驱使媳妇干活,如果达不到她规定的限额,就要受到毒打。媳妇不堪忍受虐待,九月七日那天,竟上吊死去。她的冤魂不散,托梦给巫祝说:“可怜民间的妇女,终年操劳,不得休息。从今以后让她们在九月七日这天歇息,不做家务事。”一次,她显出原形,着青衣,戴青盖,携一婢,到牛渚津求渡。因遭到两个男子的调戏而使两男趴在水中死去;因遇到一善良老翁的济渡而让其意外获鱼。正因为如此,江南一带的人称她为丁姑。每年九月七日,妇女们不用劳作,都把这一天作为休息日。这是一个富于人民性的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也表现了劝善惩恶的思想意向。不堪公婆折磨的丁姑死去了,却想着同一命运的万千姐妹,想为她们争取一个休息日。她严惩那些侮辱妇女的男人,帮助勤劳淳厚的老者。她是神,是劳动妇女的保护神;她又是人,是善良而坚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劳动妇女根据自己的痛苦生活遭遇和利益要求,创造了自己的保护神。艺术上,本篇结构完整,构想奇幻,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故事没有流于平铺直叙,而是有意出波澜、出周折。丁姑死后显形,遭遇两男一翁,根据对不同性格人物的不同刻画,使其各得其所。拜别老翁时,丁姑道出真情,自己是女神而非真人,本可不乘船也能过江,只不过想使民间对己略有所闻而已。这便使作品时开时合,斗折蛇行,有些传奇笔法。丁姑故事在民间影响颇大。据《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云滁州全椒县有丁姑祠。《五朝小说·魏晋小说》杂传家及《旧小说》有《丁新妇传》,几同此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