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剑录》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吹剑录》,南宋俞文豹撰。俞文豹,字文蔚,号堪隐,浙江括苍(今丽水)人。此书书名取自《庄子·则阳》“吹剑首者,(吷,小声)而已矣”一语。作者以《吹剑录》为名,意谓此书是琐屑之谈,不登大雅。其书原分《正录》、《续录》、《三录》、《四录》共4编,各录均为1卷,《正录》、《续录》成书于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三录》成书于淳祐八年,《四录》成书于淳祐十年。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未见《续录》和《三录》,又因其《正录》“持论偏驳,多不中理”,而斥之于存目中,只将《四录》1卷收入杂家类,改题《吹剑录外集》。民国间,张宗祥在京师图书馆藏书中偶然发现《吹剑三录》的一个旧钞本,后来他又从《说郛》第24卷中辑出《续录》佚文12条,另《说郛》第49卷录有俞文豹《唾玉集》19条,据其序文,知《唾玉集》亦即《吹剑录》,由作者之友人改题书名而已。张宗祥把正、续、三、四各录及《唾玉集》佚文汇为一编,题为《吹剑录全编》,1958年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即今天通行的本子。
这部笔记内容较为广泛,所记不限于宋代,其《正录》多辨析经典文字,亦时夹议论。书中还有许多有关诗词文章的品评以及文人学士的逸闻,如《续录》记苏轼的一条轶事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个故事后来广为人们称引。其他诗话词话也颇多可取之处。此书在南宋笔记中可算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散而复聚,弥足珍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