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诸臣奏议》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国朝诸臣奏议》150卷,南宋赵汝愚编录。赵汝愚,字子直,江西饶州余干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官至宰相。此书系作者淳熙九年至十二年(1182~1185)在福州知府任上所编,初稿共300卷,淳熙十二年他调任成都知府后,又对原稿加以删芟,最后精选成150卷,进呈朝廷。
此书是北宋一代的奏议总集,共收录了243位官员向皇帝所上的1631篇奏议,全部奏议均按门类编排,共分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学、礼乐、赏刑、财赋、兵、方域、边防、总议等12门,各门均分若干子目,共有子目112个。据《朱子语类》载,在赵汝愚编录此书时,朱熹曾向他建议按人编排,但未被赵汝愚采纳,两种编排办法各有利弊,“盖以人而分可以综括生平,尽其人之是非得失,为论世者计也;以事而分,可以参考古今,尽其事之沿革利弊,为经世者计也”(《四库提要》)。赵汝愚编此书主要取材于宋人文集和奏议集,如果按人编是比较省事的,但他却不嫌麻烦,将各人的奏议拆散,按照门类重新编排,这正是“为经世者计”。作者将此书进呈朝廷后,宋孝宗看后曾说道::“治道尽在此矣。”此书所辑北宋诸臣的奏议,大都是全文收入,只把正文前后一些套话删去,但也有少数奏议是节文。在每篇奏议之后,一般注明作者上这篇奏议的年月和当时所任官职,为后世考察史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奏议本身都是当时人论当时事,其资料的可信程度较高。《国朝诸臣奏议》对于资料的保存,意义不可低估,例如北宋名臣富弼在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中都是一个重要角色,但他的文集和奏议集均已不存,此书保存其秦议多达39篇。又如韩琦虽有《安阳集》传世,但《谏垣存稿》3卷则已失传,此书收录了他的类议33篇。这部类议总集是研究北宋历史的重要资料,它所具有的文献价值是别的文献无法取代的。
这部书虽然历代都有刻本,但由于部帙较大,流传不广,现经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标点整理,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