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考工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考工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手工艺的科技专著。此书与几乎与它同时出版的《墨经》代表了先秦时期科技结构的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考工记》作为古代科技文献,是实际生产技术和有关科学知识的总结;《墨经》则多为纯科学理论。《考工记》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与《周礼》同罹焚禁之厄,至西汉广求遗书时重新问世,《周官》原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6篇,当时“冬官”阙佚,“取《考工记》以补之。”(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二书遂合而为一。至此《考工记》跻身经部。关于此书的年代及作者,历代颇滋异说。郑玄、孔颖达以为西汉人作,贾公彦、王应麟以为秦以前人作;江永以为东周时齐国人作。郭沫若对江永旧说辩证补充,确认此书“实系春秋末年,齐国所纪录的官书。”(《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今本《考工记》全文约7100字,记录了当时官营手工业中的30个工种。因后世散佚、增衍,现存25个工种,分别记述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对春秋以前手工业生产发展的状况作了较全面的记述,是中华民族科技文化发展史的宝贵资料。作者以述而不作的儒家伦理,遵循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原则,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将各工种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历代对此书多有注释之作。其中徐光启《考工记解》、戴震《考工记图》较著名。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多次称引《考工记》中的内容,对其制车、兵器、乐器、建筑、水利等方面均有论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要求我国提供《考工记》现代汉语译本,以便转译成联合国通用的六国文字(中、英、法、俄、西班牙和阿拉伯文)版本的《考工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