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薄伽梵歌》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印度教最负盛名的经典,源于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最精彩的宗教、哲学、伦理、政治的理论性插话。据学者考证,约成书于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后300年。这部经典以史诗中的俱卢族和般度族大战的寓义性故事,象征达磨(正义、道德)和非达磨在人们头脑中的矛盾和斗争。“薄伽梵”意为世尊,即对至上神的尊称。书中象征正义的般度族在克里希纳(黑天,最高神的化身)的帮助下,大获全胜。这部“圣书”以诗的体裁形式,通过克里希纳的教诲,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内容:①此书以“我”立论,与其他宗教有所区别,并非一味对尊神表示敬仰,而注重修持瑜伽、友观内照去亲证“我”的存在。②组成世界的原质包括九种成分:地、水、火、风、空、心、觉、我慢、有命。但书中不承认万物形成在于原质的内因,而是潜藏着一种创造本源——我(宇宙精神)。③“非有非无”的相对主义观点,否定自然的千差万别,否定人世间的不平等而引导人们把现实世界一切看得无足轻重,只求到“梵界”得到慰藉。④“解脱”是该书的中心思想和最终目的,要丢掉追求结果的动机,在何时都无贪俗,嗔怒等即达到“无为”(平静)的境界。⑤不主张“出家”、“遁世”,而要求人们固守传统职业,虽仍强调精神禁锢,但比把大批劳动力引入寺院森林,对统治者和经济基础是有益的。自18世纪起,此书的英、俄、拉丁、德、法、日各种译本不断面世。1957年徐梵澄在印度出版离骚体中译本,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张保胜的中译本。印度的瓦·盖罗拉认为:“虽然《薄伽梵歌》是《摩诃婆罗多》故事的一部分,但是在古代的大师和现代的学者看来,《薄伽梵歌》要比《摩诃婆罗多》更重要。古代出现的所有宗教派别,作为其倡导者的所有大师,为了证实各自的教派,都利用《薄伽梵歌》的伦理教导,来支持自己的教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