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臣奏议》的主要内容,《历代名臣奏议》导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历代名臣奏议》的主要内容,《历代名臣奏议》导读

《历代名臣奏议》是我国卷帙最为浩繁的奏议汇编。明初黄淮、杨士奇等奉明成祖之敕编成。本书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永乐十四年(1416)所刊刻的内府本,印数仅百余本,流传不广。另一由明末太仓人张溥据上述刊本,于崇祯八年(1635)删节刊刻,是谓张溥节录本。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即抄自永乐内府刊本。

黄淮(1367—1449),字宗豫,永嘉(今属浙江)人。洪武末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参与机密重务,进右春坊大学士。成祖北巡,曾辅太子监国。后因东宫迎驾迟缓一事,受累下狱。仁宗即位,复官。宣宗朝,官至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史称其性明果,达治体,善谳疑狱。著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杨士奇(1365—1444),名寓,号东里,以字行。泰和(今属江西)人。入翰林初,曾参与修《太祖实录》。永乐初,改编修,入阁典机务,进左德谕。成祖北巡,参与留辅太子。仁宗即位,任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不久又兼兵部尚书。宣宗朝与英宗初年,长期辅政。于谦、周忱、况钟等名臣均由他荐引。杨士奇生历五帝,为明初著名大臣。晚年因子杨稷侵暴杀人下狱,忧死。著有 《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等。

《历代名臣奏议》350卷,所辑资料上自商周,下迄宋元,堪称古今奏议之渊海。全书凡67门: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治道、法祖、储嗣、内治、宗室、经国、守成、都邑、封建、仁民、务农、田制、学校、风俗、礼乐、用人、求贤、知人、建官、选举、考课、去邪、赏罚、勤政、节俭、戒佚欲、慎微、谨名器、求言、听言、法令、慎刑、赦宥、兵制、宿卫、征伐、任将、马政、荒政、水利、赋役、屯田、漕运、理财、崇儒、经籍、图谶、国史、律历、谥号、褒赠、礼臣、巡幸、外戚、宠幸、近习、封禅、灾祥、营缮、弭盗、御边、夷狄。

本书可与《资治通鉴》、《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诸书相互参证,是考据历代典制沿革之由、政治得失之故的重要典籍。

《历代名臣奏议》又是研究宋、元历史的重要资料,因为它保存了宋代大量的珍贵资料。据统计,本书所载录的宋人奏议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七八。宋代不少大臣、文士的文集或奏议已经佚亡,但是他们的很多奏议却保存在本书中。比如两任枢密使、后又出任宰相的张浚,无疑是宋代的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张魏公奏议》包括《绍兴奏议》、《隆兴奏议》各10卷早佚,而本书搜集了他相当数量的奏议。另外,《历代名臣奏议》具有史料的原始性。现在传世的宋人文集大多为《四库全书》本,而其中很多奏议曾经过清廷篡改而失其真,而本书不曾遭此“劫难”,面目依旧,因此,本书所载录的宋人奏议,即使与现在保存的宋人文集重复,也具有资料的原始性,在校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然本书在编辑上也有较大缺点:其一,将奏议分成67门,不免失之繁琐,且区分归类又往往不当。其二,将文王、周公、太公、孔子、管仲、晏婴等人一时答问之语视作奏议收入,也属欠妥。本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根据永乐内府刊本于1990年影印出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