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史》简介|鉴赏
教育小说,四回,未完。悔学子著。载《绣像小说》第四十三至四十六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月至二月出版。
小说从黄率夫收到周萍生镇江来信诉教馆之苦写起,叙率夫不几日至镇江访萍生,见其教育极不认真,便跟他就教育思想发生了争论。萍生认为当前中国必须先抓精英教育,养成一批人才,故而对教育小孩子毫不关心,只用来作为赚钱糊口的手段;而黄率夫则认为应从普通教育抓起才能有效,教养国民和培养人才同样重要,不能偏废,并且他有心想创办一个中国教育会,先要在苏州办一小学堂做试验。率夫先在理论上说服了萍生,再邀他共办此事,萍生便顿时来了精神。次日萍生便找一老塾师陈由章,劝导他改革书塾教育,废止给小孩子读经而易之以普通启蒙的学问。随后萍生至一孤女王阿辛家,阿辛也是一个有奇才的女子,与萍生很是相知。萍生因为阿辛而引起了他内心里关于献身救国事业与私情缠绵的矛盾,斗争得相当激烈。率夫发现这一情形后,马上与萍生同至阿辛家,鼓励阿辛办女学,又说“大凡在社会上办事,最紧要的是三件,第一是吃得苦,第二是耐得劳,第三是任得怨”(第三回),而所谓“悲时感遇”、“怀才不遇”之类,其实是不能坚韧不拔的托词。这席话把萍生和阿辛惊醒,于是立志同办教育。到此为至,作者所要标榜的“三大教育家”都出现了。随后,作者笔锋一转,讲江浦县的秀才范善迁教富家幼子读《大学》,怎么也教不会, 反而吓得小孩跌破了头;又叙同县劳寡妇的儿子明保在书塾中看《易知录》而被塾师痛打。这大概是作者认为应当改革的旧式教育的两个例子,可惜小说到此为止,不再有下文了。
小说的题目“未来教育史”,作者的意思,大概是想叙述“三大教育家”如何把现有的教育方式改革为未来的教育方式的过程。就小说已成的四回来说,大部分篇幅集中在“三大教育家”的理论探讨上。象这样不厌其烦地写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争论,实际上借以发表作者对此问题之意见的作法,很令人联想到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这也就是梁启超所倡导的“政治小说”所用的一般手段。但从现有《未来教育史》的后半部分来揣摩它的趋向,则是近乎书塾教育的“现形记”之类的东西,这却是谴责小说或当时所谓的“社会小说”的惯常写法。所以这短短四回未完成的《未来教育史》,却同时具有了那个时代里两种类型的小说的特征。
这部小说仅仅开了个头,就它写成的部分来说,作者还是颇下了些工夫的。如小说一开篇,便直写送信员给黄率夫送来镇江周萍生的信,而略去了中国传统小说中最常见的诗词、议论一套,也不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等,当是受了西洋小说的影响。作者比较注意人物心理冲突的描写,如第三回一大段写周萍生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还写到了周萍生与王阿辛之间关于事业和爱情的矛盾及其解决,这是现代小说的常见的主题,在这里已约略出现了。应该说这部小说已有个不错的开头,作者没能把它写下去,是令人惋惜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