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大战演义》简介|鉴赏
一作《说倭传》,清代长篇白话历史小说,三十三回。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收版本两种,一为伦敦英国博物院所藏的香港中华印务总局铅印本,书末刊登医药、保险、 吕宋烟等广告,地名也系香港,分装成两册,一为上海石印本。笔者所见系分装成四册的铅字排的石印本,每卷前有图象,凡二十幅。封面由鹏飞万里署签,扉页正面题“中东大战演义”,反面署“光绪二十六年仲春月香港中华印务总局刊”。首洪兴全子贰自序。正文前书“兴全刘子贰辑”,误,“刘”应为“洪”。此为据香港原本所翻印。
本书以光绪二十年(1894)春朝鲜东学党起义始,二十一年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终,历叙中日甲午战争的全过程。“中东大战”,“中”即中国,“东”即“东洋”,“因其在亚洲太平洋之东”。
当朝鲜政局动荡, 日帝觊觎朝鲜,时清政府应韩王之请,派兵进驻牙山, 日本乘机出兵,占领汉城。掌权的慈禧正筹备“六旬万寿”,李鸿章奏谓“五不宣战”,光绪帝却踌躇未决,黄海战役爆发了。倭将总统军务水师提督伊腾(伊东祐)进战,中国统领水师提督丁禹昌所率兵轮全军几没,方伯谦带“济远”号远遁,邓世昌带“致远”、林国祥带“广丙”奋战殉国。在平壤战役中,与贪生怕死的清军总指挥叶志超的步步退跑相反,平壤守将左军门英勇杀敌,慷慨就义。接着日军攻占旅顺,北洋舰队又被消灭。“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作品以民宅前这副对联讥讽主和派李鸿章,他与日相伊藤侯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 与黑旗军刘永福一起抗日,于台中、台南打击敌人。黑旗军与内山生番(高山族等当地百姓)联结,于基隆大败倭军,在新竹、彰化杀俘无数,台北义民也将铁路炸毁。终因孤军无援,黑旗军退回粤西,而台湾人民坚持抗战则始终未曾中断。
本书的可贵之处,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五年后,作者即怀着义愤与沉痛,将“天妆台畏敌之羞,刘公岛献船之丑,马关订约,台湾割地种种实事”,反映到创作中来,这对面临进一步殖民化危险的当时的中国来说,是十分需要、非常适时的,作品的人物与情节也符合历史真实。作者申明自己的创作宗旨:“从来创说者,事贵出乎实,不宜尽出于虚;然实之中,虚也不可无者也。苟事事皆实,则必出于平庸,无以动诙谐者一时之听;苟事事皆虚,则必过于诞妄,无以服稽古者之心。是以余之创说也,虚实而兼用焉。”(《序》)此语乃师承乾隆九年金丰的《说岳全传序》而来。这种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观点,反映清代小说界的创作观。惜本书作者没切实予以贯彻,用典型化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质与现实的趋势,并以慷慨悲壮的格调歌颂台湾军民同仇敌忾的雄举,或以故事为重点渲染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台中台南战斗的可歌可泣事迹,或以英雄人物为中心塑造左宝贵、邓世昌、刘永福的动人形象,实践自己序言中宣称的主张,而仅仅缀合部分史实,铺叙事件,浮光掠影,缺乏震憾人心的艺术力量,重复了以往一般历史小说的通病。本书叙李鸿章同日相伊藤侯博文议和,自第十九回横跨二十一回,占了全书相当的篇幅,等于一篇会议记录,冗赘烦琐,贫于提炼;第三十三回抄录《马关条约》全文,末尾归以天命,复加粉饰,曰:“识者谓中国不有此败,未必鼎新革故,改章变通,此亦天假日人以成中国自强之道也”,头重脚轻,未留余韵。可见作者未具胆识、深意与形象思维的能力,仅将报章所载或各方所闻拾诸案头,略加敷演排比而已。此类粗陈梗概、弱于繁枝的明清说部的弊疵,使本书未能进入佳作之列,但他的即兴创作与爱国热忱应给予一定评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