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兴盛期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明代,再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进入创作的兴盛期。
明代初年,农业生产有一定恢复,经济得到发展,工商业日益兴盛。但是,政治上强化君主专制,社会思想遭到禁锢,当时的文坛以诗文创作为主,多是歌功颂德之作。从小说创作的角度看,以《剪灯新话》为代表的文言小说沿着宋元时期的方向发展,依旧处于创作的低谷;宋元时期发展起来的市民文学受到打击,创作萎靡不振;只有长篇章回小说异峰突起,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以塑造英雄形象着称的作品。此外,神魔小说的先导之作《三遂平妖传》问世,正酝酿着此类小说创作高峰的到来。
明代中后期,政治上的严峻形势开始缓解,商品经济渐趋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迅速成长,市民意识重新抬头。以李贽、三袁、冯梦龙、汤显祖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反对理学,提倡人性的解放,重视小说、戏曲创作。当时出版业兴旺发达,除官办的司礼监、都察院刊刻外,还有民间刊印的堂馆,如着名的巢宝文堂、福建建阳杨氏清江堂、清平山堂、福建建阳三台馆、双峰堂、金陵唐氏世德堂和同氏大业堂等,一些集书商、刻家、编辑于一身的多面手,如熊大木、余斗象等十分活跃。这一切,有力地推动着小说创作的发展。自嘉靖、万历年间至明末,小说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长篇小说成为创作的主流,以《西游记》、《金瓶梅》为代表的神魔小说、人情小说大量涌现;话本小说创作达到高峰,《清平山堂话本》将宋元以来的单篇话本辑录成册,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一批作品使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达到鼎盛阶段;以爱情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如《钟情丽集》、《龙会兰池录》等不断涌现,显示了从文言短篇爱情故事逐渐向才子佳人小说过渡的趋势。
就总体趋向而言,明代小说有独特的发展轨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和作品体制的改变,从文人与群众相结合的说书体小说,转向作家个人独立创作的小说,作家个性意识更加突出,创作风格更为鲜明。二是创作题材的扩大,从侧重描述历史事件、展现军事斗争场面,进而涉足神仙魔怪,再过渡到直接描写现实生活,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倾向逐渐为写实与暴露的倾向所取代。三是人物形象丰富、典型化程度提高,从历史人物、神魔英雄的类型化人物,转向市井细民的个性化典型形象,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等都得到较好的展示。四是艺术技法的变化,从大多着笔于在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动态地刻画人物,过渡到从日常琐细生活中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又进一步发展到直接透视人物的内心活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