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夸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在诗词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从而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例如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便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根据夸张的结果,夸张又分为三种形式: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燕山的雪花像席子一样大,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燕山雪花大如席”就是表示夸张。这个句子承接上句“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借想象飞腾、超越常情的比喻,渲染了严冬的淫威。又如杜甫《潼关吏》:“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这句诗的意思是:备战用的栅子高耸入云,连飞鸟也难飞越过去。这两句诗用了夸张的方法。“连云”“飞鸟不能逾”极言“战格”(备战用的栅子)的防卫能力,连飞鸟都不能飞越,更不用说敌人了。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说河面宽广,竟然容不下一只小船。这里运用夸张,极言河之小,连刀(小舟)都容不下。又如毛泽东《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山、乌蒙山分别视为细浪、泥丸,藐视它的小,突出红军的高大光辉形象。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肠已愁断,酒无由入,虽未到愁肠,已先化泪。比起入肠化泪,又添一折,又进一层,愁更难堪,情更凄切。又如曹雪芹《红楼梦》:“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本来是先张开唇,再发出笑声,却写成“丹唇未启笑先闻”,同样也是把后出现的事提前了。

另外,也有借助数字表现夸张的。譬如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颜公三十万,尽付酒家钱。”《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由此可见,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特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