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音乐·勋伯格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方文学·音乐·勋伯格

奥地利作曲家。幼学小提琴和大提琴,所受的正规作曲训练只是20岁时与策姆林斯基等学过一段和声与对位。日后渊博的音乐知识,主要来自于室内乐队的实践和对传统作品的深入钻研。他是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十二音作曲法”,几乎影响了20世纪所有作曲家。作为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艰涩难解,但绝不是纯理性或数字的,他主张作曲应发自内心感受,要把作曲家心中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他和他的两名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他们的创作,对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他还著有《和声学教程》、《和声结构功能》、《风格与思想》等精典著作。

勋伯格的创作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早期 (1897—1908)。音乐饱含后期浪漫派气息,明显受勃拉姆斯,瓦格纳,里查·斯特劳斯和马勒等人影响,和声充满复杂的半音手法,使用主导动机,运用丰富多变的音色对比等。主要作品有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 (1899),交响《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 (1902—1903) 大型康塔塔《古雷之歌》(1900—1911),这部作品标志着其浪漫主义风格的结束。此段后期,风格发展迅速,越来越关心对位手法,节约使用素材,超越传统规则的大量不协和音预示着调性的解体,作品有《第一第二弦乐四重奏》(1904—1905,1907—1908)、《第一室内交响曲》 (1906) 等。

二、自由无调性时期(1908—1912),作品11号《三首钢琴曲》标志着勋伯格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具有高度个人风格的表现领域,最终越出了传统大小调的樊篱。走出这一步,一方面反映了音乐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作者开掘内心深处潜意识的需要,值得提出的是同时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表现派画家康丁斯基的影响。无调性作品的特征是完全放弃传统和声中“属”与“主”的关系,摒弃以调性中心为结构力的调性原则,取消协和与不协和的界限,即取消“解决”的概念等。代表作还有: 《五首管弦乐曲》(1909),配乐朗诵 《月神附体的丑角》 (1912),独幕歌剧《期望》 (1909) 和 《幸运之手》 (1909),两部歌剧都反映了作者对变态心理的刻划。

三、十二音时期(1923—1933)。一次大战使勋伯格中断了创作。这时他开始潜心研究一种可以取代调性的新的音乐结构力。经过近10年的试验,终于创立了一种新的体系,即他称之为的“只有一音和另一音相互联系的十二音作曲法”。这种方法,所有半音音阶中十二个音都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每一个音在其它十一个音依次出现之后,才可重复。作曲家根据需要,将十二个音排成一个序列,称为“原型”,它可派生出三种变形,即“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又可分别移位于另外十一种不同高度,可得出四十八种序列形式。这些材料既可构成横向的旋律,也可构成纵向的多声结构。勋伯格认为:“用十二音作曲,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别无其它目的。”作品23号《五首钢琴小曲》 (1923) 中第五首是他第一首十二音乐曲,而第一部完整的十二音作品是作品25号《钢琴组曲》 (1921—1923) 主要作品还有 《管乐五重奏》(1924),《第三弦乐四重奏》(1927),《管弦乐队变奏曲》(1927—1928),《两首钢琴曲》(1927,1932) 等。这些作品常采用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曲式结构,不象前期作品那样阴郁、沉闷,而表现出轻盈明快的色调。

四、美国时期(1933—1951)纳粹政府对犹太人的迫害,使勋伯格被迫移居美国,后加入美国籍。此间写有许多大型作品,大部分仍采用十二音技法,如《小提琴协奏曲》 (1936),《第四弦乐四重奏》(1936),《钢琴协奏曲》 (1942),朗诵与乐队《拿破仑颂》 (1942) 和《一个华沙幸存者》 (1947),这两部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独裁者的痛恨,还有《小提琴与钢琴狂想曲》(1949) 等。另一部分综合了调性与十二音手法,如《第二室内交响曲》 (1939),为小乐队《主题与变奏》 (1943) 等,个别又使用了调性写法,如《弦乐组曲》(1934) 等,还有一部未完成的宗教歌剧《摩西与阿隆》(1930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