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马君武
原名道凝,字厚山,改名同,再改名和,字贵公,又字君武,以君武行。广西桂林人。九岁丧父。家贫。清德宗光绪二十五年(1899),入广西体用学堂,习英语、数学。次年,拜康有为为师。光绪二十七年,入上海震旦学院习法文,译《法兰西革命史》。同年冬,赴日留学,结识梁启超,为《新民丛报》撰稿。次年,与章太炎在日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光绪二十九年,入日本帝国大学攻读工艺化学,结识孙中山,开始发表反清排满演说。光绪三十一年,同盟会创立,任秘书长兼广西主盟人。次年,回国,参与创办中国公学,任总教习和理化教习,并在《民报》介绍马克思传略。光绪三十三年,为两江总督端方所迫赴德学习工业。清末帝宣统三年(1911)冬,归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实业部次长。同年,入南社。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任广东军政府交通部长。1921年,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长。1924年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广西大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参议,主持广西戏剧改进会。1940年,病逝。终生从事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和翻译,以馀事为诗。辛亥革命时期,曾主张“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铸诗才;须从旧锦翻新样,勿以今魂脱古胎”(《寄南社同人》),力求推陈出新,改革传统诗歌;又主张以诗文“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诗文集自序》)。陈子展称赞其诗作“雄豪深挚”,其所译拜伦《哀希腊》等诗“具有一种深挚感人的力量”(《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翻译文学》)。著有《马君武诗稿》,译有托尔斯泰的《心狱》(即《复活》)、黑格尔的《一元哲学》、卢梭的《民约论》、《斯宾塞〈女权篇〉达尔文〈物竞篇〉合刊》,以及拜伦、席勒之诗。生平事迹见《马君武先生纪念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