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资料与工具书·目录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先秦两汉文学的文献·先秦两汉文学研究资料与工具书·目录类

1.《汉书·艺文志》等史志目录

《汉书·艺文志》,《汉书》“十志”之一,简称《汉志》,1卷。本书系据刘歆的《七略》删订而成,著录先秦至西汉典籍596家,13269篇,分为6略(大类)68种(小类)。书前有总序,下面按“种”、“略”著录典籍,除载书名、篇数、作者外,有的还附有作者或内容简注。每一“种”后有小序,“略”后有大序,介绍某类典籍的性质和学术源流。这是今存最古的分类群书目录,也是史志目录的代表,历代学者都很重视。这部书对了解和研究先秦至西汉的典籍与学术源流很有帮助。研究和注释《汉书·艺文志》的著作很多,今人顾实的《汉书艺文志讲疏》和陈国庆的《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汇集历代注释成果,是比较好的注本,顾本对研究文史帮助更大。今分别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

《隋书·经籍志》,《隋书》“十志”之一,简称《隋志》,4卷。本书是在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公私书目的基础上编著的。所著录的典籍,包括存佚和释道书在内共有6520部,56881卷。除了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外,其他体例均仿《汉书·艺文志》,共有47小类。前有总序,各类、各部之末,各有小序、大序。这是现存最古的一部四部分类法的史志目录著作,对了解唐代之前典籍的流传,考证学术源流很有参考价值。清人张鹏一有《隋书·经籍志补》,姚振宗和章宗源分别撰有《隋书·经籍志考证》,可以参看。

《汉志》《隋志》之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等史志目录,作用虽不如《汉志》《隋志》,但也有重要参考作用。

在二十五史中,只有上述七史有艺文(经籍)志,因此,后人一方面对这些著作做出补充考订;另一方面,也为缺少艺文(经籍)志的正史补作。1936年,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将所有这类著作32种辑为《二十五史补编》一书,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该书汇集古今学者对历代正史所增补或订正的“表”、“志”等著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文献通考·经籍考》

元马端临撰,76卷。本书是《文献通考》二十四考之一,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著录元代以前的典籍,并辑录《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诸家书目以及其他的评论资料,间有马氏按语。这是一部辑录体的提要目录,对了解和研究元代之前的典籍很有参考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点校本。

3.《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纪昀等撰,200卷。这部目录著录了《四库全书》收录的典籍3461种79309卷以及未收录的“存目”书6793种93551卷,按四部分类法编排,每部、每类都有序,书目下有详尽的提要。其提要记载作者及其爵里,论述各书大旨,考辨内容得失等,对了解及阅读研究古代典籍均极有参考价值。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清永瑢、纪昀等撰,20卷。这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分类与《总目》相同,但删去“存目”书,并简化了每部书的提要。这部书简明扼要,便于初学,鲁迅先生认为“其实是现有的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 ‘钦定’的。”(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时至今日,此语仍未过时。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印本。

对《四库全书总目》进行纠谬和补正的著作比较著名的有胡玉缙、王欣夫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初版、上海书店重印版)和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版)。此外,李裕民的《四库提要订误》(书目文献出版社)、崔富章的《四库提要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杨武泉的 《四库全书总目辨误》(上海古籍出版社),对二家未及之失均有补正,可参看。

4.《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邵懿辰著,邵章续录。中华书局排印本。本书是一部版本目录。《四库全书总目》记载版本,全仿刘向《别录》之法,而不记刊刻时间、地点和版本特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则没有版本记载。本书将编者所见所闻的各种版本记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所收各书之下,《四库全书》未收或后出之书也间记于后。这部书对于了解各书的不同版本很有参考价值。

5.《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

《贩书偶记》,孙殿起编,原由中华书局、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作者经营书店中所见的清代中后期的著作,大体上可作为《四库全书总目》的续编,同时也兼收少量《四库》编纂之前已有而未被收入的著作,或《四库》已收而版本不同的著作;还有少量辛亥革命后至抗战之前的著作。全书按《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编次。

《贩书偶记续编》,孙殿起、雷梦水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编纂原则和性质与《贩书偶记》相同。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二书合为一册出版。

6.《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本书系1931年至1945年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利用日本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邀请七十余位学者撰写的四部典籍提要。入编的原则是:《四库全书》编纂以前之书而《四库全书》未收入者,佛、道、禁毁、明人著作,小说戏曲等均予收录;《四库全书》编纂以后之书,包括修《四库全书》时已印成因不知或未及收入者;虽《四库全书》收入,但以后发现有更好、更完整的版本,就原《提要》改作者。共完成《提要》两万余篇,稿本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其中已打印的稿件有10070篇。1972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据日本所藏打印稿整理出版。1993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据手稿整理,由中华书局出版经部提要排印本。上述两书错讹较多。1999年,齐鲁书社将手稿全部影印,这是目前最好的本子。中华书局即将出版据全部手稿重新整理的标点排印本。

7.《书目答问补正》

清张之洞编,近人范希曾补正。张氏所撰《书目答问》,原为指导初学者“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的导学书目,共著录典籍二千二百余种。每书下有简要的说明,并注明版本。本书针对初学者,简明扼要,问世后大受欢迎。但本书在版本著录等方面有一些阙失,有许多人对其进行研究和补正。近人范希曾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书目答问补正》,纠正了原书的一些阙误,大量补充了版本方面的记载。这部书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史哲的必备入门参考书。

8.《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中国丛书综录续编》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全国41所图书馆收藏的丛书,分为三册。第一册“总目分类目录”,亦即“丛书总目”,先列丛书名称、种数、编纂者、刻印年月及地点等,再详列子目,并注明卷数,作者或编者。书后列有41所图书馆的收藏情况与丛书书名索引。第二册是“子目分类目录”,按经、史、子、集排列,注明何书收入何种丛书。第三册是“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用来检索第二册“子目分类目录”。利用这部书,可以比较方便地查到所需的典籍及其收藏处,对学习和科研很有帮助。但是,本书只收录了41所图书馆的馆藏,所收丛书并不完备;提供的馆藏信息间有不确之处。阳海清《中国丛书综录补正》(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对其阙失有所补正。

《中国丛书广录》,阳海青编撰,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著录丛书3279种,子目50780种(不重复者40227种)。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总目,下册为索引,体例略仿《中国丛书综录》。上册总目中各丛书均有编号,每种丛书后有按语,说明以前书目著录情况、收藏情况或依何处收藏为据著录,新近有无重版等,间有作者按语进行考辨,稀见版本有版本说明。下册索引检索丛书子目、标明见于何种丛书及其在上册中的编号,甚便检索。

《中国丛书综录续编》,施廷镛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出版。本书是在193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印行的施廷镛编《丛书子目书名索引》和1982年南京大学图书馆、历史系印行的施廷镛编《中国丛书目录及子目索引汇编》 的基础上汇辑整理而成的,共增补《中国丛书综录》未收丛书977种。《中国丛书综录续编》收录丛书的原则是,凡《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收录的一般不再收录,但书目、作者、版本、子目、卷数等不一致者则尽行收录。因此,可视为两书之补编。但本书不载丛书收藏地,不便查考核实,实用价值大大降低。

9.《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等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编,定稿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起陆续出版。本书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的联合目录,收录全国图书馆所藏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古籍六万余种,每书著录书名、卷数、作者、版本和收藏地,有较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油印原稿是有版本行款格式提要的,定稿本删去了此项内容。2003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了《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但稿本与定本有一些差异,使用时应注意核对。

《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此书著录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善本古籍四千四百余种,对每种书的收藏地点、作者、刊刻者、行款、刻工以及内容的完整与否、真伪、流传等情况进行考辨,并附录原书序跋。是一部比较好的版本目录。

以上是两部有代表性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近年来,中国国家及省市和一些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博物馆,海外著名的图书馆、博物馆以及著名高校和一些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如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巴黎大学汉学研究所图书馆等多已编纂了馆藏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并公开出版,难以一一列举,应注意参考利用。

10.《同书异名通检》《同名异书通检》

杜信孚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古代典籍中同书异名、同名异书的情况很多,利用此二书,可大致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江苏古藉出版社2000年出版修订后的 《同书异名汇录》《同名异书汇录》,内容比原来更丰富。

11.《经义考》

清朱彝尊编,300卷。中华书局影印本。本书初名《经义存亡考》,是考证历代经部著作存佚情况的目录专著。对于著录的著作,分为存、缺、佚、未见四类,并广泛征引历代对某种著作的介绍和评论资料,间下己意。这是一部辑录体的提要目录著作,对了解和研究儒家经典很有参考价值。需要注意的是,限于当时条件,作者所著录的存佚等情况未必准确。清代翁方纲著《经义考补正》12卷,可参看。

12.《楚辞书目五种》《楚辞书目五种续编》

《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编著。本书分“楚辞书目提要”、“楚辞图谱提要”“绍骚隅录”、“楚辞札记目录”、“楚辞论文目录”五部分,辑录历代注释楚辞、考证研究楚辞、模拟楚辞的有关著作和资料,对研究楚辞很有参考价值。

《楚辞书目五种续编》,崔富章编著。本书为续补《楚辞书目五种》而作,体例及编纂方法与《楚辞书目五种》相同,辑录资料下限为1986年。二书今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3.《楚辞要籍解题》

洪湛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分“楚辞要籍解题”和“楚辞专著目录”两部分。“要籍解题”选择历代包括当代有价值的研究和注释楚辞的著作62种,加以详细的介绍,并注明版本和馆藏情况。“专著目录”以1982年为下限,著录注释、评论、考证等楚辞研究著作235种。这是一部举要性质的楚辞研究目录。

14.《伪书通考》《续伪书通考》

《伪书通考》,张心澄编,商务印务馆 1939年初版,1957年修订版;《续伪书通考》,郑良树编,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出版。这两部书汇集了笔记、文集和报刊论文中的辨伪资料,既是辨伪专著,又是工具书。先秦两汉典籍存在一些真伪问题,这两部书可以参考。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有些辨伪资料往往以不伪为伪,疑之过甚,或判断不当。随着近年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这些缺点更为明显,使用时应谨慎对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