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华气功·门类划分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传统文化·中华气功·门类划分

中华气功,既作为“通过意识之运用,使身心优化的锻炼方法”,自然无所谓“家”、“教”,也无所谓“宗”、“派”,本不应“杂而多端”。但是,由于气功所涉及的乃是人体生命最难以认识的“精神—物质”关系的奥秘,再之参与研究者的目的不同,以及历史渊源的区别,文化背景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今日气功功法千宗万派、五彩缤纷的格局。仅以目前流行的功法而言,据不完全统计,即有700种之多。如何将这些丰富多采的功法归纳成门类,实在困难。现代关于气功流派的划分原则,大概有 三种意见:一种是以功法形成的文化背景划分;一种是以功法的意识运用程度和形体调动水平划分; 一种是以功法习练目的划分。三种划分方法,各有千秋。

一般认为,按文化背景的不同,气功功法可以分为4大门类,即道、儒、释和医家。也有人认为气功运用于武术而形成风格迥异的“武术气功”,因而主张分为5个门类。还有少数人认为:有些功法并没有明显的上述5门类的文化背景,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存在着民间气功一门,故应划为6个门类。

应该说,这样的分类法并不十分恰当。如前所述,气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秦汉之前,并无宗教、派别的区分,而只有哲学观点的不同。春秋战国,诸子蜂起,形成了诸多的哲学派别。为了标榜自己一派的高明,往往采取“仰观天文、下察地理、中通人事”的办法,广征博引以证明本派别的理论正确。虽然各家在宏观宇宙的认识乃至社会治理的主张方面千差万别,形成鲜明对照,但对人体生命的哲学认识,却有许多相近之处。无论道、儒,抑或墨、法,均有相当精采、发人深省的见解。既无一家独秀的势头,也不见有以哪“家”、哪“派”标志的气功功法出现的苗头。

气功形成门派,大约在三国前后,大概与当时宗教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特别是南北朝、隋、唐、北宋的500~600年之间,宗教对气功领域的影响加深。随着佛、道二教之间的争夺,以及二教内部派系的纷争,作为以精神—物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气功,自然成为各教、各宗、各派标榜“正宗”的渗透目标。于是,气功研究不再成为纯粹以实现“身心优化”为目的的手段。

出于宗教目的而研究气功的道、释二门,固然兴盛于一时,但学术界对这种状况并不满意。自公元11世纪以来,不断有名家批评宗教气功对人体生命的认识有失偏颇。特别是朱熹,从儒学的哲学观痛斥二教的非是,并提倡非宗教的气功锻炼法,主张所谓“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此后高攀龙、王阳明等儒学宗师均对功法有所研究和发展,遂成为后世所谓儒门气功的发端。

远在宗教渗透气功学术之前,医学界已积极将气功运用于医疗。如前面所述,自《黄帝内经》以后,许多名医都将气功列入医疗方法之一。历代名医中的多数人也都是气功训练有素者,如先秦的扁鹊,经方派创始人张仲景、神医华佗、“药王”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始祖叶天士、吴鞠通等均为气功训练有素者,特别是明、清以降,医家更是竞相采用气功作为医疗手段。

可见,将气功功法按其文化背景分为4门(儒、释、道、医)或5门(加武术)乃至6门(再加“民间”),虽有一定道理,不过,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儒、释、道是按各自哲学观点(以后又发展为宗教派别)作为气功门类的划分标准。但是“医学”和“武术”则是以应用范围作为门类划分依据。以不同标准作为同一体系的分类依据是不够科学的。第二,学术特征不明确。佛教的教义以“修来生”为宗旨,道教的教义以“修今生”为目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地“中国化”,从禅宗的“我心即佛”到密宗的“即身是佛”,与印度佛教原貌相距甚远。作为“教外别传”的密宗修持方法,反与道门修持方法原理相近。同样,道教无论在经典或者修持方法上都汲取了佛教的许多成分,因此何谓佛门功夫,何谓道门功夫,终究讲不清楚。道教全真派创始人说:“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后人在评价全真派道教的修持法时也说:“其说颇类禅而稍粗。”佛门修持法掺杂道门内容,道门修持法借鉴佛门心得,由此可见一般。甚至于出自佛门大师(如智��)之手的修持著作(如《止观心法》、《六妙法门》)却是一派道门风格;而纯属“道门”的内丹术传人,有的竟是和尚(如龙门派八传柳华阳,九传了然、了空)。当然,道家同道教、佛家同佛教非同一概念,作为哲学体系,道家和佛家自有其深刻内涵,但与气功功法的门派划分已是风马牛不相及了。儒学在哲学上对佛、道二教多所批判,但就传世的“习静”方法而言,与佛道二门的功法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连儒门气功的主将——明代高攀龙也承认他介绍的功法是“取释老二家参之”,也就是说是从释和道两家搬来的。至于“民间” 一家,学术特征更模糊,如果深加推究,其功法几乎没有不是源于以上三门的。“武术”和“医学”二门的气功是“拿来主义”,只要有用,我就“拿来”,并不管什么儒、释、道。因此,以宗教或哲学派别的文化背景区分气功门类分类法面对数以千百计的流行功法,根本无能为力。

以功法的意识运用程度和形体调动水平划分功法门类的历史并不长,但却有简单、明了的长处。据此原则,功法可分为两大类:一曰静功;二曰动功。一般地说,所有气功锻炼都包含着意识、形态、呼吸的调整与配合。这就是所谓的“调心”、“调形”和“调息”了。凡取坐、卧、站等静姿态(图279)而以运用意识为主、呼吸协调为辅的气功方法,统称之为静功;凡是以意识的运用结合肢体运动、自我按摩、拍击并辅以呼吸的调整则属动功范畴。据此原则,古代气功文献中的吐纳、行气、坐忘、心斋、守一、禅修、胎息等均可划属静功;而导引、五禽戏、八段锦、内家拳、易筋经(图280)等则可划属动功。根据同样的原则,目前流行的功法,大多数是动功,少数是静功。不过,这种划分也有其不足:调心、调形、调息三者不可分割,以练功的程序而言,初习时大多以形体的姿态调整为主,意念运用极为清淡,随着练功逐渐深入,外形的调整已不再起主导作用,反之,意念运用和呼吸的运用(文武火)成为主要的调节内容。也就是说,先前是以“动”为主,而后面则以“静”为主(外静而内功)。那么,这究竟是算“静”功还是算“动”功呢?有些功法亦动亦静,或动多静少,或动少静多,那么这些功法究竟应划归哪一类呢?

以功法习练的目的来划分气功门类虽然不太普遍,但也有 一定的实用价值。气功锻炼的目的,一是为了治病疗疾,恢复健康; 一是为了开聪益智,延年益寿。据此,可以分为治病功法和养生功法两大类。养生功法又可分为“吐纳气法”、“存守内视”、“胎息法”三类。凡吐纳法、行气法、食气辟谷法、淘气法、调气法、存神炼气法、服元气法、养生气法等,均属吐纳气法,其特点是均以呼吸锻炼为主。存守内视也是古代气功功法的主要类别。“存守”亦称“存思”,即把意念集中到某一部位或穴位,或意念默思体外某 一景物,以“ 一念代万念”将杂念排除,达到入静的目的。“内视”即“返观内照”,就是在练功时,微闭双目,观想体内某一部位或经络、穴位的动态布局,久而久之,不少练功者会出现“返观”现象,即察看到体内气机运行规律和循行路线。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察照之,”即指此。“存守”与“内视”之法基本相同,但前者多守静物,内外均可。而内视则多守动态,且仅限体内。两者均有降低识神对元神干扰而达到“入静”和活跃气血的作用。“胎息法”也是气功中的大类。顾名思义,这类功法是从呼吸的调整入手。古人认为,胎儿的呼吸是最完美的呼吸状态,为了达到“返先天”的目的,练功必须模拟胎儿的呼吸。其要领是,“吸惟微微、吐惟绵绵、若无若存”。道、儒、释、医均有各自特点的胎息法,但要领和理论则是共通的。此法对培育元气、涵养精神有良效。

气功对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意识的运用,使身心优化,从而调动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许多气功功法对疾病的治疗都有益处,有些功法对治疗某些疾病还特别有效,因而可以通过“辨证施功”来选用最合适的治疗功法。公元7世纪初,隋朝御医巢元方就汇集了213种适于“辨证施功”的功法,用于治疗278种病。实践证明,气功锻炼对某些疾病确有一定疗效。

以上几种气功分类法均有 一定的价值,但也有各自不足之处。随着气功研究的逐步深入,相信将有新的、更完善的气功功法分类学诞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