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别集·唐五代部分· 云台编》新诗鉴赏
诗别集,三卷,唐郑谷撰。谷(851?~910?)字守愚,袁州(江西省宜春县)人。僖宗光启三年(887)进士,备经战乱后授京兆鄠县尉,历官京兆府参军、右拾遗、都官郎中,最后归隐于宜春仰山草堂。
郑氏历经丧乱,对于大历以来“浮华”诗风不满,其诗大多为“奔亡”之作。诗人善于把个人在丧乱中的遭遇和感受与时代的动乱结合在一起,如《梓潼岁暮》《长安感兴》《渼陂》《巴江》《奔避》《峡中》二首、《漂泊》等篇章记录了黄巢军被镇压后,长安荒凉残破,两川战乱,李克用进兵逼京师,江陵之变和蜀中第二次战乱等重大事件,从中可见时代的影子。郑诗中有不少咏物之作,这些咏物的作品往往能遗形写神,别具风采。有的借此言彼,寄托较深,使他名传当时的《鹧鸪》诗“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主要围绕鹧鸪鸟啼给人带来的凄凉感受,表现了那个离乱时代四处流亡的人们的独特感受。他的《席上贻歌者》“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座中也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表达的也是羁族游子思归之情。郑氏七言学元白,五言学陶潜、姚、贾,清丽疏朗,工于对偶。近体多佳句:“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海棠》);“谁知野性非天性,不扣权门扣道门”(《自遗》);“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中年》)。郑诗在五代及宋初影响很大,“以其易晓,人家多用以教小儿”(《六一诗话》)。
郑集乃郑谷自编,其《自序》云,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以“云台”名集。存诗三百首,其外集名《宜阳集》,当佚于宋。《云台编》最早刻本为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袁州童氏刊本。后又刻于蜀,现宋蜀刻本犹存,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四部丛刊》,更名为《郑守愚文集》。明嘉靖间严嵩据袁州童氏刻本翻刻,名《云台编》。二本编排次序颇有差异。又今人严寿澄据《全唐诗》等加以补编,著为《郑谷诗集笺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排印出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