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巨然山水图
明·张学曾作
纸本设色
纵六三.三厘米
横三七.九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相比于“四僧”来说,诸如“画中九友”、“四王”等画家所拥有的社会地位、创作条件要比前者优越得多。后者借助士大夫间之交游,饱览古代名家书画,故而关注传统之脉络渊源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的艺术特点。作为“画中九友”之一的张学曾可谓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首先,他与友人王鉴一样,是董其昌文人画理论的追随者,并远溯董源、巨然、元四家等文人画之正统。其次,他又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广泛交友,诸如大收藏家北平孙承泽、槜李曹溶、京口张则之以及书画家杨无补、邵弥、王铎等。另外,张学曾本人亦富收藏,藏品有《赵孟頫吴兴清远图卷》(上海博物馆藏)、《李成小寒林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江贯道长江万里图卷》(《庚子销夏录》)等。如此种种,无不熏染了其绘画艺术的审美追求。《仿巨然山水图》便体现了其典型的艺术风貌。
仿巨然山水图
是图以高远法出之,山峦清旷,落英缤纷。近景陂陀杂树,渔舟归樵;中景夹谷深壑,流水湍湍,桥舍掩映;远景山峰耸峻,苍翠欲滴,烟岚奕奕。正是暮霞景明、秋意正浓之时,令人有如入武陵桃源忘返向路之感。在画法上,是图以长披麻皴为主,笔致清晰中见浑融,用笔枯而不涩,意境蓊秀萧疏。点苔疏密有致,很好地表现了草木华滋的气象。设色借鉴了黄公望浅绛法,明洁滋润,妍而不甜。此种画风,明显受到了其挚友王鉴的影响。然而,在萧疏简远的气息追求上,比之王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是图自署“乙未冬日仿巨然笔”,可知作于顺治十二年(1655),是张氏任苏州知府的第二年。这个阶段,也正是张氏沉浸于元四家、董源、巨然画风的旺盛期。从其传世的作品来看,在此前后三年中,皆是以这几家为渊源的,如作于此年(1655)的《为子木仿董北苑山水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作于顺治十一年的《为巽翁仿吴仲圭山水图轴》(故宫博物院藏),作于顺治十三年的《仿倪瓒山水图轴》(故宫博物院藏)等。张氏对于其所藏师承巨然画风的江贯道图卷亦可谓视若拱璧,乃至友人孙承泽、龚鼎孳、曹溶、王文孙、王鉴、陈路若为其赴苏州任知府送行宴于都门各出所藏名迹相赏,诸人欲“裂而分之”夺其所爱时,便“大有窘色”,为孙北海集古句戏之曰“剪取吴淞半江水,恼乱苏州刺史肠”(《七颂堂识小录》),一座绝倒,成为艺坛佳话。张氏对于董、巨画风的情有独钟亦由此可见一斑。
是图作者自钤“张学曾”白文印、“约庵”朱文印。图左上有尤荫诗题:“翠树萧疏两岸阴,悬流千尺赴溪深。野人来往漫相识,总属当年黄绮心。水村学人荫题。”钤“贡父诗画”白文印、“尤氏贡夫”朱文印。
又鉴藏印: 何绍基“子贞眼福”白文长方印,“桐隐山馆”白文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