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泛艇图
元·林卷阿作
纸本水墨
纵二五.八厘米
横六一.五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林卷阿的这幅作品,就其风格的渊源来看,是和朱德润以及仿北宋李成、郭熙这路传统相通的。尽管林本人是方从义的弟子,但这里却见不出多少乃师的影响。元代画家的“复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它能够使画家们在创作心理上找到支持自己的依靠。因为当时文人画家们在蒙古统治者的迫害下,心灵遭受了创伤,前代的艺术精神,正可以给他们以一定的安慰。像这幅画的画题,也就是消极遁世的表现之一。对统治者的不合作意味着对他们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
从艺术发展来看,林卷阿很重视书法与绘画笔墨的相关性。因此画面右侧山崖的勾勒,很有一番功力。线条的表现不仅是绘画性的,同时又具有书法意味。每一笔都可以供人欣赏,很能体现线条自身的力量。这种审美高度的达到,实在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它靠着几代画家的共同提倡和实践,最终得到了确认。它对后来的绘画发展意义重大。
坦率地说,欣赏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激动的情感。它属于深思熟虑之后的意念传达,常常需要诉诸人们的理解力。程式化的笔墨构成,心闲意定,平淡天真,然而虚淡中所蕴涵的意味是丰富的。画幅平稳,有开有合,一叶小舟添置在略嫌空疏的左下,使画面显得很完善。这种作品,很典型的是在画修养,画笔墨的功夫。画家自己题写说,他仰慕倪云林、赵善长等元代大家的学问品操和笔墨涵养,所以在画这幅画时,也希望能具有那样的水平。画面虽然有具体的对坐或信步的文人以及渔船舟子的形象,但它更重要的是在寄托一种理想,表示对于自己崇敬的大师的心情。用画家的话说,是“心同千里晤对”,进行心理上的交流。这很像画家给作品命题,任意地标出他自己在何时何地的何种心情,然后就让欣赏者在这范围内尽情地发挥想象,使画的内涵随之扩大许多。
湖山泛艇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