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墨竹图

北宋·文同作

绢本墨笔

纵一三一.六厘米

横一○五.四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写倒垂竹枝一梢,枝叶离披,临空摇曳,犹如飞凤展翅。用笔沉着劲利,枝干用墨略淡,节距远,实按虚起,一抹便过,茎多新枝,渍以淡墨,生机蓬勃。叠叶疏密得宜,因风得势,反正向背,卷舒自若。用撇笔作长叶而颖锋不露,叶尾腾笔飞白以示风动折旋之势。图后行书署款“与可”两字,墨色深入绢丝,间架舒坦,落笔停匀坚实,神完气足,与画面简重秀逸的笔致前后辉映,相得益彰。文同善书法,篆隶行草各体皆能。此图的落款,经与他熙宁五年壬子(1072)在范仲淹《道服赞》墨迹后题跋的落款相比,两者的结体用笔以至点画转折悉相符合,可以确证是文同真迹无疑。

墨竹图

文同是专精于墨竹画的大家,他的画竹,注重写生,达到了形神毕具的高度造诣。史载他在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时,“于筼筜谷,构亭其上,为朝夕游处之地,故于画竹愈工”。在墨竹撇叶的技法上,苏轼尝谓“以墨深为面,淡为背,始自文与可”。世有“文湖州竹派”之称。文同在墨竹画的理论和实践上,是和苏轼往回探讨、互相砥砺而不断提高的。文同在与苏轼讨论画竹经验时曾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可见在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上是何等重要。

文同画竹,既注重写生,又开创了新的意境。他的著名句“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同上文),正是他画竹的构思。用以小见大的艺术夸张手法,形成他墨竹画苍苍莽莽、“面目严寒”的独特风格。文同《丹渊集》载有《隽老水墨》诗:“鹅溪吾乡里,有绢滑如砑。”看来匀净缜密、光润发墨的蜀绢,是他得力称意的书画用品。文同又给墨竹画赋予人格化:傲雪凌霜,比作君子。苏轼评文同墨竹赞称“可使静险躁,厚鄙薄”,揭示了作品的内在气质。

有关文同墨竹画的师承关系,画史缺乏记载。墨竹画自唐、五代兴起,迄北宋中叶,文同、苏轼一派的墨竹盛行于世之后,方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宣和画谱》置有《墨竹》一门,它在《墨竹叙论》中谓“自五代至本朝才得十二人,而五代独得李颇”。其实,北宋初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已载有唐孙位为昭觉寺所作壁画中的“松石墨竹,笔精墨妙,气象雄壮”,又说黄筌曾向孙位学过墨竹画。可惜这些绘在寺院墙壁上的图画,早已随着房屋的倾圮而渺无踪迹了。但从孙位传世仅存的《竹林七贤图》卷的布景中,尚可窥见他以墨笔所画的湖石一丘、棕竹一丛;竹的根、竿、节、叶都用墨笔画,只是在密叶毗连之处略染淡青。可见孙位已开后世墨竹画的先声。文同世居西蜀,孙位等人的墨竹壁画,其时尚能看到,势必对他产生影响。

此卷文同墨竹,曾经元代柯九思鉴赏,卷内附有他临文同墨竹一帧,并自题七绝一首,署款“非幻道者丹丘柯九思敬仲画诗书”,这当是他晚年寓居苏州时的作品。嗣后,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时,曾经伯颜不花的斤收藏,卷内有他流利的行书题记一则,是由他以此图与其旧藏苏轼《枯木竹石图》合裱成一卷的,名曰“二妙”,并请周伯琦为之题诗,卷内有周伯琦所题五言古诗一首。诗后记称“为苍岩监郡题”。按《元史·伯颜不花的斤传》: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岩,于至正十六年授衢州路达鲁花赤。故有“监郡”之称。之后,又增加了画竹名家:明王右,清钱载、罗聘三人画竹各一段,附在卷后,连同文同、苏轼、柯九思,计为六人画竹合卷,正可见“文同竹派”的流衍不绝。文同墨竹的传派,自苏轼以来,真是名家辈出。元时著有《竹谱》的李衎,是其中卓有成效的一人。但和他同时的高克恭尚有“似而不神”之诮,可见文同墨竹画的难能可贵,它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显著地位,是值得学习、借鉴和发扬光大的。

此卷自明清以来,递经明黄琳、邢侗、项圣谟收藏,至清为董元度收藏。曾被翁方纲命名为《六君子图》,撰书《六君子图歌》附在卷末。曾见于翁方纲所著《复初斋诗集》著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