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公案》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彭公案》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署贪梦道人撰。有续集、再续、三续等共三百四十一回。成书于清末光绪十八至二十六 (1892—1900) 年间。有立本堂刊本,上海书局、上海共和书局石印本,上海扫叶山房全集本等。现行刊本有宝文堂书局“传统戏曲、曲艺研究参考资料丛书”本(1986年版)。又有不题撰人的《四续、五续、六续彭公案》共一百二十回,仅存“五续”四十回,有上海茂记书庄石印本,署名 “浊物撰,肓道人加评” 的《七续、八续彭公案》 共四十八回,有宣统二年 (1910) 上海江左书林石印本,“四续” 以后各本均无现行本。



《彭公案》及其续书,描写清初康熙年间清官彭朋由任三河县县令起,至征服西夏为止一段时期,在义侠李七侯、黄三太及马玉龙、石铸等扶助下,勘断种种冤狱案件和剿灭各地逞霸的豪强恶人的故事。

书叙彭公乃镶红旗满州五甲喇人氏,中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特授三河县知县。他在赴任之初,即访破恶霸左青龙倚仗皇粮庄头叔父之势,恃强作恶、强抢民女案。左青龙之同党武文华为报复彭公,乃买通言官,劾罢彭公官职。彭公手下之京东义侠李七侯为替彭公伸冤,乃邀集绿林英雄凑集金钱,买通关节,使彭公得以复官。

金镖黄 三太将武文华拿获归案后,又在京师大红门镖打猛虎,救出康熙,乃得御赐黄马褂之赏。绿林好汉杨香武慕其所为,乃潜入畅春园盗出御用九龙杯。康熙令彭公查办此案。黄三太得知九龙杯已落入淮南避侠庄周应龙之手,乃会同杨香武等火烧避侠庄,盗回御杯。杨香武又为康熙演出三盗御杯之戏,乃获御驾赏识。

彭公擢升河南总督,赴任途中失落御赐金牌。幸赖老英雄蔡庆等协助,由高通海寻获金牌,并擒获久蓄谋反之志的宋士奎父子,彭公乃擢升兵部尚书之职。又奉旨剿灭谋图造反的大同府总兵傅国恩。康熙帝于微服私访京城茶肆“秘香居”时,被贼僧飞云和尚盗走珍珠手串,旋被欧阳德等夺回。飞云僧乃畏罪潜逃。时有西夏国反叛,康熙帝乃派彭公前往平定。彭沿路办案平冤,并在众义侠协助下破伏头英山、清水滩、连环寨、佟家寨等豪强势力。飞云贼僧及清风恶道沿途逃窜作恶,最后投至西夏恶贼甄士杰处。

时西夏贺兰山金斗寨主白起戈屡犯边地,不遵礼节,有谋逆进犯之意。彭公在义侠马玉龙、邱成、欧阳德等协助下,大破白起戈所布四角山牧羊阵,并擒获逃犯飞云、清风。白起戈等臣服投降,西夏遂得平定。彭公班师回朝后,与麾下诸侠俱得康熙封赏。

《彭公案》是与《施公案》齐名的又一部著名的公案小说。这部小说的刻版印行时间,虽然已经是在清末的光绪、宣统年间,要比《施公案》晚一段时间,但是,彭公的故事却早在清初雍正、乾隆年间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行。在《施公案》 中,金镖黄三太之子黄天霸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侠义英雄,而在《彭公案》中,他尚是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孺子少年。所以,《彭公案》不仅流行传布的时间比《施公案》为早,它的故事内容发生的时间,也在《施公案》之前。

与《施公案》中的施公实有其人一样,《彭公案》也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敷演、编缀而成的。据有关文章考证,清初康熙年间,有“福建莆田人”彭鹏,“顺治十七年举乡试,康熙二十三年授三河县”,后起为工科给事中,又为贵州按察使,广西巡抚。而《彭公案》 中的彭朋由三河县升为绍兴知府,又升为河南巡抚,虽地名不同,但仕历基本吻合。清初又有 “满州正红旗人”朋春,于顺治九年袭封,康熙十五年为蒙古副都统,曾奉康熙命征俄罗斯、喀尔丹。当时俄罗斯译名 “罗刹”,喀尔丹即今新疆一带,与《彭公案》所写征 “西 (下)夏”均在西北边鄙之地。所以,《彭公案》是采摭彭鹏、朋春二人的故实,联缀敷演而成的。

《彭公案》故事自从清初雍正、乾隆年间敷演、传说以来,一直在社会广大民众中间流传不衰。一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书中的彭公、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等,都是市井民众所熟知传诵的侠义人物形象。虽然在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一股全盘否定《施公案》、《彭公案》等“公案侠义”小说的思潮,但当时就有不少读者投书报刊,不同意把这些作品说成 “反动小说”,说他们 “非常喜爱”这些小说,把它们 “象珍宝一样的藏在书箱里”。到目前为止,《彭公案》、《施公案》等小说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些通俗小说的强大生命力。

《彭公案》一类小说受到广大社会民众欢迎和喜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作品塑造了关心民瘼、恪守尽职、清正廉洁的清官彭公形象,而且这一形象又有客观存在过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作品写彭公经常为察访民情、勘断案件而微服私访,屡临险境,他时而扮成算命先生,时而妆成文雅之士,不是骑驴行走,就是徒步奔波。他在察访中多次被庄头恶霸、流贼窜犯之类邪恶势力窥破机关,屡遭性命之危,如在开封府私访五里屯时,就被“恶太岁”张耀联看破,几乎被杀(42回);又在庆阳府南门外察看地土民风时,险遭清风僧、飞云道的毒手。彭公身为封建社会高官,能这样不畏风险地屈寄下察,体恤民情,这在封建官场中是十分少见和难能可贵的。他在各地判断案件时,都能做到一丝不苟、明察秋毫,准确量刑,公正判断,不畏权势,不枉不纵,所以才能够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作品中的彭公断案事迹,才得以在广大民众中间久传不衰。

在中国封建社会,“清官”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官场上,有贪必有清,古今皆然。事物的好与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比较而言的。从阶级的归属看,清官终究属于统治阶级营垒。但是,在封建社会“君国一体”的情况下,他们为官的思想中,毕竟存在着较多的 “忧国忧民”、“为国为民” 的思想成分,使他们在判断案件、行使职权时,能够在不触犯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同时,在封建法律制度的规范下,不同程度地兼顾和保护一下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这比起那些不顾百姓死活、一味地搜括掠夺民膏民脂的贪官污吏来,要好得多。他们犹如封建社会布满阴霾的天空中的一线阳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封建社会广大民众精神和实际的渴求。所以,过去流行的那种“清官比贪官更反动”的极左看法,是荒谬的。

《彭公案》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的另一个原因,是书中对一些侠义人物的行为故事有着较为生动引人的描写。尤其是对人物有相貌、性格的描写,极为生动传神。如写杨香武:



……忽见家人来报: 外边有京东乐亭县赛毛遂杨香武来拜。武成闻听,连忙往外迎接,来到大门,看见杨香武身穿蓝布大褂,白袜青鞋,面皮微黄,似有如无的两道眉毛,两只圆眼睛的溜溜乱转,神光朔朔,有鼻梁,薄嘴片,微有几根胡子,上有七根,下边八根,说话声音洪亮。见武七鞑子从里边出来,就说: “贤弟你好哇,久违久违!”



一切都以书中人的角度看出、道出,所以使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又写杨香武潜入畅春园盗走御用 “九龙杯”时的情景:

……日色平西,用了晚饭,至黄昏后,在无人之处,把衣服脱下来,包在包袱内,随手从兜囊中取出罩头帽,把辫子盘在里边,身穿小褂裤,腰系搭包,把单刀用绒线挑放背后,拧好了押马簧,身带百宝囊,里边有十二太保的钥匙,无论什么锁,全都打得开,还有装着鸡鸣五鼓返魂香的小铜牛儿,千里火,百蜡捻,自己把衣包斜插式系于腰间,翻身上房,蹿房越脊,过了几重院子,跳在就地。走至畅春园的东界墙,把身一伏,还了一口气,飞身上墙,瞧见里边楼台殿阁,各处灯火之光照耀,如同白昼……



把杨香武的每一个行为、动作的细微之处都描写得无比生动,使读者、听众能产生非常逼真生动的联想,产生出亲身经历、如临其境的感受。诸如此类的人物、行动描写,在《彭公案》 一类公案侠义小说中俯拾皆是。正因为在《彭公案》中如此充分地表现出说话表演艺术的表达功能,充分展现口语艺术的技巧和特色,有着其他小说作品很少具备的绘色传神、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所以它才能够长期在社会广大民众中传颂不衰。

《彭公案》的故事情节发展,和《施公案》一样,也使用了 “蔓话儿”拉扯牵引的方法。在书中起到使故事蔓延发展作用的 “牵头” 人物是贼僧飞云。飞云的正式出场,是在第一百二十九回“秘香居群雄见驾,飞云僧智盗手串”中。作品介绍他“乃是庆阳府尹家寨巡海鬼尹路通的侄儿,采花峰尹亮的哥哥”,俗名尹明。因为采花峰尹亮多次奸淫、杀害良家妇女,罪大恶极,被彭公擒获斩首,所以飞云立志为其兄报仇,要杀害彭公。他在京城秘香居偷走康熙皇帝的珍珠手串,因此成为钦命捉拿的逃犯。《彭公案》的故事情节,因此就随着飞云贼僧流窜逃亡的足迹向前延伸发展。飞云逃至清水滩,引出彭公率部下大破清水滩竹城小寨故事; 清风逃至庆阳府,引出彭公部下马玉龙等会仙亭大战群寇故事; 清风又逃至宁夏府大狼山贼寇处,又引出彭公率众英雄大破白天王 “牧羊阵” 故事。清风僧在这些故事中虽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在作品中时隐时现,却为作品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延续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绵不断的作用。

《彭公案》和《施公案》等作品,在故事枝蔓延伸发展的同时,经常横生枝节,忽插出一件或几件与主要故事相连或毫无关系的案情故事,把读者和听众的思路引入到一个新的故事境界之中。经过一番曲折复杂、离奇热闹的情节描写之后,才又回到原来故事之中,作者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一件事的 “文字太长了,便恐累坠、枯燥,故从半腰间暂时闪出,以间隔之”(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这样挪腾变幻,使得故事显得错综多变,曲折生幼。这也是《彭公案》一类小说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心理,使其长期传颂不衰的一个原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