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张岱·清)》中考必背古诗文集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20.湖心亭看雪(张岱·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独自去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童子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呢!”

二、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作品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三、词语梳理

1.解释词语

[1]人鸟声俱绝:绝:止息,停止,消失。

[2]是日更(ɡēnɡ)定: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是,代词,这。日,天。更定,指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

[3]挐(ráo):通“桡”,撑(船)。

[4]雾凇(sōnɡ)沆砀(hànɡ dànɡ):形容雪夜寒气弥漫。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5]上下一白:一白:全白。一:全。

[6]拥毳(cuì)衣炉火: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7]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2.通假字: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

3.一词多义。

[1]更①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2]白①上下一白(白色)。

②强饮三大白(酒杯)。

4.古今异义。

[1]是日更定:定:古义:完了,结束。今义:不改变的。

[2]余强饮三大白:强:古义:竭力。今义:勉强。

5.词类活用。

[1]客此;“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2]拥毳衣炉火:“拥”:名词用作动词,带着火炉。

四、问题设计

1.请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并说说描写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简单说,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请分析本文对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简洁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以俯视远视角度,生动灵活,使用精妙的数量词,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3.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作者开头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中间交代了游踪“到亭上”及下船,并且记叙了湖心亭巧遇一事。

但是叙事中处处有情。比如“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又如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互相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文中舟子说作者“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意?

“痴人”是对张岱的确切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正缘一“痴”字,才可体会张岱身世的起伏,才可领略张岱隐世避居的情怀。

大凡世间彻悟人生,超脱世事者多有“痴”意,“痴”态,“痴”行。

如陶弘景之醉心于“欲界仙都”,比肩康乐;苏轼之“承天寺闲人夜游”;李白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等,都因其享有独特的精神境界。

6.分析“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的妙处。

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五、主旨

本文描写了西湖富有意的雪景,叙写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也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