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孔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 ”关于学诗,新诗自不必去学,三岁小儿也能写上几行。但对于古诗(风、辞、赋、绝、律、词、曲),进入现代社会后,势渐日微,几成绝响。如骆宾王七岁能吟《鹅》者,则更无可能。所以说,学诗是一门大学问,不学则不能入堂奥,不学则不能兴观群怨,不学则不能正心修身。当代作家王小波也曾说过:“人仅有此生是不够的,还须有一个诗意的世界。”诗无处不在,诗就在我们的周围,如何去作诗?如何以诗言志寄情?这是摆在学诗者面前的课题,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当下学诗作诗,一不能做官,二不能赚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代已经不复再来。学诗有何用?我们为何要学诗?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于学诗者来说,只有回答为何要学诗这个命题,才能够用心把诗学好作好,才能够把诗融入到自己的生命里。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诗,写出伟大而有力量的作品,做一个真诗人。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就是这个道理。

  为何要学诗?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不虚假,真诚之意。学诗,就是做人,做一个无邪的人,做一个真诚的人。近代王国维说:“人品高,则诗格高,心术正,则诗体正。”就是讲做人与做诗的辩证关系,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诗,中外古今,概莫能外。诗人龚自珍也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诗境即人境,人诗合一。人之一生,无须有多大作为,但须有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无关道家三界:天界、人界、地界;也无关佛家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更无关诗家三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学诗,能让人拥有一个思想上的境界,属于自己的境界。境界之高低,在诗作中都会有所反映和折射。

  为何要学诗?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借诗言志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在外交活动中,诗也是必不可少的。三国时期,蜀汉派张奉出使东吴。蜀强大于东吴,故张奉盛气凌人。东吴薛综不甘受辱,遂以敬酒为名,上前对张奉说:“贵国的‘蜀’是什么呢?请让我用一首诗来形容。”于是吟诵道:“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四句诗都是在“蜀”的字形与结构上做文章,极尽贬低讽刺蜀国之能事。张奉被击,好不尴尬。嗫嚅道:“你们的‘吴’字又作何解呢?”薛综应声道:“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前二句也是在“吴”字上做文章,整首诗都是对吴国倍加赞扬,与前一首贬抑蜀国的诗形成鲜明对比,引得东吴君臣举杯欢笑。1999年澳门回归的时候,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讲话中引用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表达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心愿,全球华人都为之感动。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出任国务院总理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引用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表达自己不论福祸、一心报国的境界,让人印象深刻。由是观之,诗是最好的语言,它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为诗是诗人灵魂的产物,而灵魂的交谈方式是最能抵达根本的交谈方式,能够引发强烈的共鸣。

  为何要学诗? 孔子还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即起兴,就是联想和想象,诗里面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形象和想想。可以借此抒发情志。“观”即观察、观点,就是观察天地万物以及人间的盛衰和个人得失,简言之便是诗者的世界观。“群”,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强调诗与人的沟通作用,通过诗,增加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以期志趣相投的人紧密地联系和团结在一起。“怨”,就是发牢骚,《离骚》便是牢骚满腹。者大都是郁结伤心不得志的人,诗便成了发愤的悲鸣或怒喊了。乐府古辞《悲歌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从此“长歌当哭”是常用的词句,但“长歌当笑”之类说法却从未所闻。一个人失意不遇,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藉或补偿。

  最后,我要深情地对年轻人说一句话,诗词未有死去,诗词的魅力在于学习和深入,一旦你迈进诗词之门,迎接你的将是另一个绚丽的、纯洁的、宁静的世界。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