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注释】

选自《庄子·秋水》。

井蛙:井底之蛙。喻指见识不大。

拘:局限。

虚:通“墟”,指井蛙生活的地方。

夏虫:春生秋死的昆虫。

笃:与“拘”互文,限制的意思。

时:时令。

曲士:乡曲之士。见识浅陋,只懂得某方面道理的人。曲,偏僻之地。

束于教:被所学的知识束缚住。束,束缚。教,所受的教育。

【赏析】

庄子采用拟人化手法,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讨论时空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相对性,发挥了相对论的思想。海若对河伯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意思是:井底之蛙没法跟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局限于井底那个狭小的空间;春生秋死的昆虫,没法跟它谈论冰雪,因为它受到生存时间的限制;仅懂得某方面道理的人没法跟他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束缚住了。

庄子借海若之口指出,井底之蛙没见过大海,所以没法跟它谈论大海;春生秋死的夏虫,没见过冰雪,所以没法跟它谈论冰雪;乡曲之士狭,受教育的束缚,所以没法跟他谈论大道。

庄子以此为喻指出:人的认识、见解及观念受环境影响很大,生活环境狭小的人,眼界不开,会产生诸多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能理解高深远大的事物。

成语“井底之蛙”即源出于此,用来比喻阅历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