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子·中州之蜗》注释,意译与解说
中州之蜗,将起而责其是非,欲东之泰山,会①程三千余岁;欲南之江汉②,亦会程三千余岁。因自量其齿③,则不过旦暮之间。于是悲愤莫胜, 而枯于蓬蒿之上, 为蝼蚁所笑。
——《于陵子》
【注释】
①会(kuai):总计。②江汉:长江和汉江。③齿:年龄,这里指寿命。
【意译】
中州有一只蜗牛,以为自己无所作为,着实把自己褒贬了一番,决心大干一场。它思索,如果东去泰山,总计要走三千多年;如果南下江汉,也需三千多年。但算算自己的寿命,不过早晚就要死去。于是它慨叹自己的抱负难以施展而不胜悲愤,最后枯死在蓬蒿上,被蝼蚁所笑。
【解说】
中州之蜗似乎曾想立志大干一番,一会儿想去泰山,一会儿又想南下江汉,按它爬行速度大约要走三千多年,而算算自己的寿命,仅一日之久,于是终因抱负难以施展,在悲愤中死去。作者本意并非谴责中州之蜗的立志意向。人欲立志,无疑值得肯定。不过中州之蜗错把空想当立志,就显得十分可笑了。人们树立雄心壮志,必须考察是否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主体是否具备条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转化为现实。愚公决心移走家门前二山,因为他能依凭子子孙孙挖山不止,而山则不会再增高,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人类遨游太空的设想并非天方夜谭,它有人类登月球的科学试验作为基础。然而人们并不少见那些崇尚空想,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志大才疏的人。他们不懂得审视实现个人志向是否具备客观依据,其结果如同想用手拉着头发离开地球无异,必然导致失败。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中州之蜗似乎不断在立志,变换志向,本质上就是无志者。这类人因自己失败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只能徒遭蝼蚁耻笑。
【相关名言】
从事一项事情,先要决定志向,志向决定之后就要全力以赴毫不犹豫地去实行。
——美国·富兰克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