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司马迁·伯夷列传》原文、赏析、鉴赏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2〕。《诗》、《书》虽缺〔3〕,然虞夏之文可知也〔4〕。尧将逊位〔5〕,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6〕,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7〕,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8〕,王者大统〔9〕,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10〕,尧让天下于许由〔11〕,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12〕。此何以称焉〔13〕?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14〕,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15〕,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16〕。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17〕,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18〕。”“求仁得仁,又何怨乎〔19〕?”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20〕。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21〕。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22〕,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23〕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24〕,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25〕,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26〕,采薇而食之〔27〕。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28〕,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29〕。神农、
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30〕于嗟徂兮〔31〕,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32〕。”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33〕!且七十子之徒〔34〕,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35〕。然回也屡空〔36〕,糟糠不厌〔37〕,而卒早夭〔38〕。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39〕,肝人之肉〔40〕,暴戾恣睢〔41〕,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42〕?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43〕。若至近世,操行不轨〔44〕,专犯忌讳〔45〕,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46〕,时然后出言〔47〕,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48〕,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49〕,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51〕。举世混浊,清士乃见〔52〕,岂以其重若彼〔53〕,其轻若此哉〔54〕?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55〕。”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56〕。”“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57〕”。”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58〕,趣舍有时若此〔59〕,类名堙灭而不称〔60〕,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1〕本篇选自《史记》卷六十一,据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西汉司马迁撰,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伯夷列传》是七十列传的第一篇。伯夷是传说中的殷末周初人物,为孤竹君之子,与其弟叔齐互让君位而逃奔周文王,后因不满周武王伐纣,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2〕考信:考实。六艺:六经。
〔3〕《诗》《书》虽缺:汉人说古诗有三千余篇,孔子删为三百零五篇;古时
《书》有三千余篇,孔子删为百篇。
〔4〕虞夏之文:记载虞夏时期事迹的文字,指《尚书》中的《尧典》、《大禹谟》等篇章。
〔5〕逊位:让位。
〔6〕岳牧:岳为四岳,为统帅四方诸侯的方伯。牧为州牧。相传尧舜时有四岳十二牧,合称岳牧。
〔7〕典职:任职。
〔8〕重器:贵重之器。
〔9〕大统:大纲。
〔10〕说者:指庄子等人。
〔11〕“尧让”句:语出《庄子》的《逍遥游》和《让王》。
〔12〕卞随、务光:《庄子·让王》中的寓言人物。
〔13〕此何以称焉:上文说尧、舜、禹传位如此艰难,而《庄子》中帝王传位如此容易,许由等人为什么受到称赞呢?按司马迁时代尚无法分清历史传说与寓言的区别,故作者有此困惑。
〔14〕箕山:在今河南登封东南。此外还有种种说法。
〔15〕序列:论列。
〔16〕伦:类。
〔17〕少:少许。概:概略。不少概见:是说一点见不到。
〔18〕语出《论语·公冶长》。用:因。希:同“稀”。
〔19〕语出《论语·述而》。
〔20〕轶诗:指《采薇歌》。
〔21〕孤竹:古国名,在今河北卢龙东南。
〔22〕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商末为西伯,是西方诸侯首领。
〔23〕木主:木制灵牌位。
〔24〕爰:于是。
〔25〕宗周:以周王朝为天下宗主。
〔26〕首阳山:说法不一,伯夷本为传说人物,其饿死之地更难考实。
〔27〕薇:又名蕨,一种野菜。
〔28〕西山:即首阳山。
〔29〕“以暴”二句:是说武王伐纣是一种暴力代替另一种暴力,而武王却自以为做得正确。
〔30〕“神农”二句:神农、虞舜、夏禹的礼让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精神寄托何处?
〔31〕徂(cu):通“殂”,死。
〔32〕语出《老子》七十九章。
〔33〕洁:高洁。
〔34〕七十子之徒:传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35〕参见《论语·雍也》。
〔36〕屡空:经常困缺。
〔37〕厌:足。
〔38〕早夭:颜渊死时仅32岁。
〔39〕盗蹠(zhi):传说中的大盗。不辜:无罪。
〔40〕肝人之肉: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说:“肝,疑当作脍。”脍:把肉切成细丝。
〔41〕暴戾(li):暴虐。恣睢(sui):恣意骄横。
〔42〕老天爷遵守的是哪一家的道德标准呢?
〔43〕尤大彰明较著:尤其明显突出。
〔44〕不轨:不走正道。
〔45〕忌讳:禁忌。
〔46〕蹈:踩,投足。
〔47〕时然后出言:到该说话的时候才说。
〔48〕“行不”二句:如果行为不合正道,就不会发愤努力。
〔49〕语出《论语·卫灵公》。
〔50〕语出《论语·述而》。
〔51〕语出《论语·子罕》。
〔52〕“举世”二句:语出《楚辞·渔父》:“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53〕其重若彼:指伯夷等人品行如此高洁。
〔54〕其轻若此:指伯夷等人处境如此悲惨。
〔55〕语出《论语·卫灵公》。
〔56〕语出贾谊《鵩鸟赋》。徇:同“殉”。夸者:好夸耀的人。众庶:老百姓。冯:同“凭”。凭生:贪生。
〔57〕语出《周易·乾文言》。圣人作而万物睹:因为有圣人兴起解释万物之义,所以各种事物的价值与意义才突现出来。
〔58〕岩穴之士:隐士。
〔59〕趣:同“趋”。舍:止。趋舍:行止。
〔60〕类名:善名。
本篇是《史记》人物传记的变体,作者的重点不在记述传主生平行事,而在于抒写自己郁积在胸中的困惑与愤慨;不在写人,而在写己。作者原有的信念在伯夷事件上受到全面挑战,因而一时百感交集,悲愤填膺;但在另一方面,作者的怀疑困惑又没有得到清晰肯定的思想成果。这种苦闷傍徨的思想状态反映到文章行文上,就是吞吐曲折时断时续,呈现出极大的跳跃性。本文代表了《史记》序论文字的艺术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