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西施,是明代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中的女主人公,为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人,家住山阴苧萝村, “居既荒僻,家又寒微”,只能以浣纱为生,但她“甘心荆布,雅志贞坚”。但她也有苦恼:“貌虽美而莫知,年及笄而未嫁。”尤其是春和景明,花落莺啼,更牵动她一片芳心、惹起千条愁绪。越国上大夫范蠡踏青游春,问俗观风,正巧来到苧萝村,与西施不期而遇,两人互生爱意,范蠡向西施索取一缕溪纱作为定情之物,并与西施相约:不出旬月,即遣人来说媒。

可是,范蠡去了一个多月,信音皆无,西施心中不免起疑: “不知信个闲游浪子,假作官僚?又不知果是个范蠡大夫,故来调哄?我今待要是他,只恐日远日疏,终无着落,未必是真;欲待要不信他,看他实意实心,言犹在耳,未必是假。”她展转疑虑, 日夕忧煎,因此引出一场春病。西施哪里会料到她与范蠡的婚事被战争耽误了:范蠡回朝后,正逢吴王夫差起兵伐越。弱越难敌暴吴,越军节节败北,退守会稽。范蠡忙于应付战事,儿女私事只好暂搁一旁。后来,战争的消息传到苧萝村,西施也想到了“范大夫多因此事,不得工夫”。因此,她决心不负盟誓, “虽迟年岁,必不他适”。可是,那满腹离愁、万般相思,她却是怎么也抛不开了: “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西施盼望着范蠡的消息,但是一等就是整整三年。原来,越国战败,向吴国求和。越王勾践夫妇没身为奴,去吴国服役,范蠡则陪随前往。三年后,范蠡归国,西施以为相思可尽、终身可了。谁知两人一见面,范蠡对她说的却是这样一番话: “我与小娘子本图就谐二姓之欢,永期百年之好。岂料家亡国破,君系臣囚,幸用鄙人浅谋,得放主公归国。今吴王荒淫无度,恋酒迷花,主公欲搆求美女,以逞其欲。寻遍国内,无有其人。我想起来,只有小娘子仪容绝世,偶尔称扬,主公遂有访求之心。小娘子尚无见许之意,故敢特造高居,奉询可否。”范蠡“以身殉国”,背盟失约,三年不通音信,西施还能够谅解,但要她去吴国施美人计,西施是万万想不通的。在范蠡的耐心开导下,为了江东百姓,为了社稷大计,西施最后还是含悲允诺了。想到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就此丧失,想到自己将要飘零异国、向他人强作欢笑,西施心中不免产生怨恨之感。

西施内心的痛苦更是巨大的,她一再哀叹: “休回首,笑三年尚姻缘拖逗,悔邂逅溪边相许谬,蹉跎到此,前言尽付东流。为甚么心儿常病疚,恨相见后更添消瘦,叹漂流,总梦到家山怕渡溪头。”但是,当听到勾践夫人谈起在吴国的羁囚生活时,她又不禁“义形于言”了。她毕竟是一个明达、志坚的侠胆女子, “虽为女流之辈,实有男子之谋”。她专心一意地向勾践夫人学习歌舞,她表示: “蒙君王重托须勉,誓捐生报主心不变。”使她感到欣慰的是,范蠡与她心心相印。分别之时,范蠡取出当年的定情之物——溪纱,想奉还西施,希望她“时常省视,虽在朝欢暮乐之际,不忘故乡恩义之情”。西施则把那缕溪纱一分为二,两人各执其一,也希望范蠡永不相忘。尽管前程难料,但西施却是满怀信心,她期待着与范蠡的重逢。

到了吴国,西施的“天姿国色”一下子就把夫差迷住。从此,他沉湎于妙舞清歌,灯红酒绿之中,朝欢暮乐,不理朝政。原先,越国最担心的是吴国“内有太子之贤,外有伍员之勇”。但是,西施入吴仅仅三年,太子遭疏远,伍员因谏诛,吴国人心离散,夫差更是神魂颠倒,这正如伍员自尽之前所说的那样: “他今将正直诛,到与那奸邪近。整日价淫声美色伴红裙,酒杯儿送入迷魂阵。那里管社稷危!那里管人民窘!那里管亲生儿别处分!”在吴国日趋衰弱的同时,越国却逐渐强盛起来。勾践在范蠡、文种等人的辅佐之下,卧薪尝胆,加紧准备,伺机向吴复仇雪耻。

“莫道吴宫擅恩泽,梦魂常在苧萝西。”尽管夫差对西施宠爱得不得了,但西施的心仍然在越国,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亲人,她常常手持溪纱,登台南望,盼着“何日得报怨,南飞湖上舟”。

光阴荏苒,又是十年过去了,勾践终于灭了吴国,西施强颜欢笑的日子也结束了。西施为自己的国家立了大功,勾践向她致谢: “十年大辱,仗卿今日能恢复。”但西施却对此并不在意,她与范蠡一样,不想以功臣自居,也不图勾践报答。这时候,西施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终身大事,她不禁有点担心: “回首姑苏,欢娱未终,树梢留得残红。国恩虽报尚飘蓬,犹恐相逢是梦中。”她的忧虑是正常的,但也是多余的,范蠡是一个志诚君子,又怎会背盟负义呢?范蠡早就作好了安排,他功成身退,辞了官,携了西施,一同泛湖而去。当他们再次拿出各自珍藏的溪纱,回忆起十余年的悲欢离合,两人都不胜感慨: “谢一缕溪纱相系,谐匹配作良媒”。

《浣纱记》的主要情节线索并不是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波折,而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复国雪耻。但西施与范蠡的悲欢离合与勾践的忍辱、发奋紧密地交叉在一起,形成了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充分地揭示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勾践、范蠡等人相比,西施这个人物形象给读者和观众的印象更为深刻。西施是一个普通的越国女子,在她身上,集中了当时越国人民的许多美德。她甘居贫穷,恪守盟誓,深明大义,忍辱报国。如果没有无数像西施一样的百姓的大力支持和自我牺牲,勾践的夙愿不可能实现。西施又是一个不平常的女子,她艳美绝伦,举世罕见,迷惑吴主、拯救百姓和国家的重担就落到了她的身上。西施不仅勇敢地挑起了担子,而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十余年心怀大计,深藏不露,这又需要何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西施真是颜如花艳、心比铁坚,不愧为女中豪杰。

全剧用在描写西施这个人物形象上的笔墨并不多,但却很有特色。剧作家并不注重西施外貌的描述,而是把力量集中在西施内心世界的刻画上。一开始写西施浣纱溪头,春意撩乱,春情难遣: “花枝无主,一任东风嫁。”在等待媒人而久无音信时,她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中:“只因霎时面许,弄出满腹离愁,害得彻夜心疼,做出一腔春病。”这些关于春情、春思的描写,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其浓厚的忧愁气息也具体入微地表现出西施的个性特征,并为后文作了有力的铺垫。西施是多情善感的,但她并不是一个只知个人幸福的人。她那“国家事极大,姻亲事极小”的话,使人们初步窥探到内心世界的美。与范蠡数年的离别,换来的却是更痛苦的安排——要她去吴国施美人计,这是完全出乎西施意料的,所以,她不禁自怨自恨起来。她怨恨自己长得美貌, “佳人自古多薄命”;她甚至后悔三年前“不合来溪边独行”,因而与范蠡相识。对于西施这种心理,剧本的刻画是十分逼真、十分成功的。最后,为了国家利益,西施牺牲了个人的幸福,忍辱负重,来到了吴国。可是,她的心始终在家乡: “一向不知我父母安否何如?不知范相公功业何如?又不知我国家兴复事何如?”《浣纱记》淋漓尽致地向观众和读者展示:西施的美,不仅仅在于外貌,而且更在于内心。培根说: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千百年来,西施的名字能够成为美女的象征,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