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晓文
中篇小说。作者冯骥才。发表于《收获》1979年第3期。小说反映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场浩劫给青年一代的心灵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文化大革命”开始,红岩中学十七岁的高二学生白慧担任造反红卫兵的排长。她单纯、热情,全身心地参加了这场“革命”。在一次对教师的批斗会后,她在连长郝建国的鼓动下,将四中一位女教师打成重伤。她立刻为自己的暴行感到后悔,但在郝建国“对阶级敌人不能心慈手软”的说服下,她负罪的心情才稍稍得以平静。一次在公园划船,白慧不慎落水,过路青年工人常鸣奋不顾身将她救起,而自己却因此染病。在探病过程中,两人的交往密切起来,常鸣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对红卫兵运动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常鸣深刻的思想深深吸引着白慧。他对纯洁的白慧也有着极大的好感。白慧的爸爸是一位老干部,他也时常教育白慧对一切事情要有自己的思考,白慧的好同学马英也是一个有头脑善思考的青年,在他们的帮助下,白慧渐渐疏远了郝建国的“浴血”兵团,而深深爱上了常鸣。就在两个人吐露爱情的时候,他们得知被白慧打伤的女教师后来在四中造反派的残酷折磨下死去了,而此人即常鸣的母亲。一时间,常鸣未能原谅白慧。这时白慧因爸爸受到冲击,和马英一起到了内蒙古锡林浩特支边。五年后,郝建国成为校革委会副主任,他一边与原来的同学杜莹莹调情,一边又不断写信追求白慧,当他知道白慧在爱着常鸣时,就找到常鸣进一步调拨离间,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矛盾。白慧在内蒙古草原工作出色,被选送进修后在医院当了医生。常鸣因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在医院遇到了白慧。但这一次他仍然没有原谅白慧,给白慧内心带来更加深重的痛苦。此后不久,白慧身体不适,回家探亲,一下车就遇到了郝建国的纠缠。时值1976年10月,到了家里,爸爸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告诉了她“四人帮”倒台的消息。第二天,在全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白慧的内心痛苦达到了极点。她给常鸣写了最后一封信,准备辞别人世,常鸣接到信,深感后悔。他在内心已经原谅了白慧。他在游行的人流中寻找了整整一天。深夜,他终于在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找到了白慧,两个人激动地向对方奔去。作品通过对白慧、常鸣、郝建国等人细腻深刻的心理描绘,反映了不同类型年轻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同的思想状态和心灵创伤。情节曲折,感情动人,是“伤痕文学”的一篇力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