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平策《灵与肉》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仪平策

短篇小说。作者张贤亮。发表于《朔方》1980年第9期。它描述的是,主人公许灵均在同国外归来的父亲久别重逢之际,对自己半生痛苦和欢乐的追忆,及其对未来人生最后的选择。三十年前,年仅十一岁的许灵均就为父亲所遗弃,接着又失去了母亲。共产党收留并教育了这位孤儿,使他在美好的憧憬中中学毕了业,并成为一名教师。但在反右扩大化运动中他被打成“右派”,并被流放到一个偏僻的农场劳教。这个重新被所有人遗弃的人,从此便同牲口和孤独相伴。解除劳教后,他留在农场放牧。在马群、白云、清风以及放牧员们信义真情的抚慰下,他产生了对生命、自然和脚下土地的深深热爱。后来他和一位外流的四川姑娘秀芝结了婚。秀芝的乐观与爱情,家庭的幸福和温暖,使他将自己的命运同这块土地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当三十年后的今天,他父亲从海外回来接他出国时,他婉言回绝,毅然回到了农场和热爱他的人们中间。小说立意新颖,主题深刻,意境浑厚,构思精巧,语言具体生动,意味隽永,感人心弦。作品问世后,引起一场相当热烈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小说批判了“血统论”,表现了真挚深切的爱国主义感情和人道主义心曲;另一种意见认为,小说中的许灵均是一个在迫害中含冤受辱不以为苦,在不幸中麻木僵化不求进取的“浑浑噩噩的人”,由他间接地肯定了血统论和宿命的力量。还有的认为作者回避现实中的假恶丑与人性中的真善美的矛盾,而醉心于“自然的美”和“田园式的美”。作品曾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为电影《牧马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