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光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毕光明

抒情诗。作者顾城。发表于《花城》1981年第5期。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固执地希望用彩色蜡笔在心爱的白纸上画下自由与光明,涂去一切不幸和黑暗。但他“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留给他的是“手指和创痛”,“心爱的白纸”只好一张张撕去。只写纯真的渴望的破碎,而不直言生存境遇的恶劣,这是顾城惯有的表达方式。从儿童的视角,张惶成人世界的凶险、非人道,用纯美莹透的诗境,反衬现实生活对合理的人生愿望的残酷碾压。爱与美构成了诗人的浪漫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他想画下“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很美的未来,一个心灵瞩望的北方的童话。浪漫派的诗人总是把他的爱播洒给芸芸众生:他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诗人所要呼唤的是“东方民族的渴望”,说明他已经超越了个体的生存本能。“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在某种意义上宣称诗人持护人类永恒梦想的职能。诗的神性,在于它保留着没有被污染的孩子的性灵。“任性”则表明了背弃残酷现实的坚决,和追求应当有的生活的执著。强烈的感情在一唱三叹中直接拨动了人们的心弦。有的地方则发挥了很奇妙的联想和想象。比如诗中写到要“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由眼睛想到晴空——“一片天空”,由眼睫想到天空边缘的合欢树、树上的鸟巢—“一片属干天空的羽毛和树叶”,由鸟巢想到鸟群归来,天暗下来,在树林的浸泡下发绿,由绿想到青苹果。作者自己把这样的联想方式称为“树枝状联想”。1983年瑞典好书出版社出版的《北岛、顾城诗选》,收入了这首诗。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沫到中国见到诗的作者时告诉他,这首诗在瑞典的一座教堂里朗颂时,引起了听众的惊异和激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