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辩者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中的逻辑故事·穿井得人》注释|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杰出辩者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中的逻辑故事·穿井得人》注释|译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察传》)

【注释】①汲:取水。②③于:“闻之于宋君”的“于”,是“到”的意思。“问之于丁氏”的“于”,是“向”的意思。④使:使用。

【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到外面去取水浇地,所以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纷纷传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宋君派人向丁氏问情况,丁氏答道:“是说挖井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使用,并非说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

【评说】说话说成这样,还不如不说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以讹传讹的现象,是由于“吾穿井得一人”是个有歧义的判断,它既可以表示“我们家挖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也可以表示“我们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了”。没有歧义的语句经过广泛散布传播,往往也会发生偏差转义,何况是一个本来就含有多义的语句,怎么不越传越离奇?

一个多义词在一定的语境中究竟表达的是哪一种含义,应该是确定的,这是同一律对概念所提出的逻辑要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其确定性。不管人们在什么时候、从什么角度来认识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定的时间、空间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有一定的所指。这样,概念之间才能相互区别,人们的思想交流才能顺利进行。概念的确定性决定了概念不能模糊,不能随便替换,不能相互混淆。

成功的言语交际,要求语言表达不能含混而有歧义。消除含糊其辞的方法说来也简单:平日里,为了在语言交际避免误解,我们最好是把不该省略的词语补充完全,或者多问几句话,确定当时的语境,以便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正确地形成和表达判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