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不是耍酷,你最需要找准合适自己的路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转行不是耍酷,你最需要找准合适自己的路

小说《偷影子的人》里说过,永远不要把人拿来比较,每个人都与众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差异性。

最近常有人留言问我,是怎么做到几次360°跨界转行的,到底是报了什么班、看了什么书……

同样也有不少人向我寻求帮助,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要怎样转行呢?

本来,我以为转行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没太留意,但发现接下来问这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于是我也就开始思考了起来,是啊,我到底是怎么实现转行的?为什么转行就这么困难呢?

不禁想起在短片《雇佣人生》中,短短的六分钟视频无声演绎,向世人诠释了一部分被身份和固有模式限制住的人,生活得如同一樽躯壳。

毫无自我意识,惯性地行使所谓的职责。

这段视频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广泛热议,有一种说法我是很认可的,那就是虽然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走向尽头,但是活法却不止一次。身份只是一种选择,并不是选择了一种之后就要一成不变地从一而终。

现在很提倡身兼数职和跨界,而提及转行,似乎是一个时髦的词,被夸转行的人听到这个词总是扬扬得意的,好像身兼数职就像有了全世界一样。

然而,我却一直认为,一个人不是只能做一件事,但也不是任何一件事都应该去做,关键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转行并不是一个人想要做成事情的目的,而只是手段和途径而已,通过这样的途径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所以过分放大这个手段而不卖力去实现,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不要盲目转行,一定要有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充分的理由。在说如何转行之前,我先来说说,我都做了哪些转行。

1.第一次转行

会为了100个汉字读起来顺口、抓人而冥思苦想好几天;会为了到底是用“驾享”“悦享”还是“乐享”左半脑和右半脑打架;会在路上、公交车上或者是地铁上,看到一个东西,让它形成画面,并且带着画面感去捕捉创意;会和同事吃着拉面,突然拍着桌子,兴奋地说,“就是它,运动你的伟大!这句话牛不牛?”没错,我当时是在做文案。

2.第二次转行

从一个非英语专业转型到面对100号人的课堂,从单词说到从句,从断句说到句子结构,从新概念三讲到新托福120。没错,我当时是在做培训。

3.第三次转行

“新店开业,新店开业,满39元立减10元,欢迎品尝……”没错,我的第三次转行是去发传单。哦不对,是去为自己开的店发传单。

4.第四次转行

“一个页面一次只能传达一个核心功能诉求,从这个界面跳转到那个界面的逻辑不清晰”“这个功能没有一个核心场景,并感觉不到击中了用户的什么痛点,于是也想象不出来用户使用它的动机是什么”。没错,第四次转行,做了产品设计师。

5.第五次转行

“整个故事读下来,开端的悬念铺设得不错,大、小情节穿插其中的方式也很新颖,不过不足之处在于整个故事看下来,是没有人物特征的,人物性格都非常扁平。”好吧,我承认我开始写故事、写书了。

以上几乎是到目前为止,我所经历的比较大的几次转型。再小一点的就忽略好了。这几次转行都是自发产生的,并没有任何外力作用催化。

而推动我去做这些转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心始终在不停歇地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是不是你想要的?”“这个呢?”

当我带着这些问题尝试完一件又一件事情,从一个项目转到另一个项目,就会觉得那些被排除掉的东西,会帮助我离正确的答案更进一步。试错的过程,就是求对的过程。

如果一定要找到我这么多次转型成功的原因,可能是每一次都有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明确的理由,以及拥有较强的意志力,耐得住寂寞和折磨去往这个目标靠近吧。

其实,我一直坚信一件事情,转行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不断调试方向和路径,去不断靠近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终极目标的过程。

转行本身并不是一件令人引以为豪或者沾沾自喜的事情,有些时候,我甚至不太客观地认为,人之所以要转行,要么是因为以前的行当衰败了,要么就是自己在里面混不下去了。当然,成功的大佬除外,他们兴趣广泛、身兼多职不只是为了生存,更多是兴趣使然。

去年,当我第一次看到Slash(引申为多重职业者)这个词的时候,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遍了朋友圈。于是,我看到各路人开始标榜自己是Slash,有多重职业身份,并以此为自豪,好像说出自己是Slash就像往脸上贴了金似的。并且很快拿着这样的身份去引领其他的人像他一样学习、工作、探索。

我身边不乏名副其实身兼数职的人,并且优秀得“令人发指”。业绩好,能做复杂的数据运算、能写出逻辑清晰的幻灯片、能出口成章对对子。不光如此,还能拍出角度和曝光极佳的照片、能写小说、写剧本、拍视频、做饭……

似乎找不到他不会做的事情,并且每件事情都做得非常棒。但我从没听到他称自己是Slash。

这就让我想到《晓松奇谈》里面讲日本手艺人的那一期,说有一个七八十岁的手艺人炸了一辈子天妇罗,对于油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他的眼里,油不再仅仅是一种食材,一种烹饪的工具,一种习以为常的物质,油从他手里,经过了几十年的掂量,变成了一种叫作能量的东西,所以他一辈子就只做好了这一件事,炸天妇罗。这是一种非常值得人尊敬的匠人情怀,是一种万物有灵且美的追求。

基于此,我想说,我的每次转行都绝不是因为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Slash,恰恰相反,我是希望让自己能够在不断尝试中,找准一个适合自己并且也真正热爱的领域,努力地向这个领域的匠人靠近。

就像《欢乐颂》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其实不是走得快,走得多就好,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毕竟,时间才是检验一个东西能够经久不衰的唯一标准。浅尝辄止的东西终究是敌不过时间的考验而衰败的。

因为明白了每次的尝试和转型是为了离自己的终极目标更进一步,所以当我锁定了一个想要尝试的方向之后,每次采用的具体方法就是HTGI(How To Get It?)提问法则,即问自己,“如何做到?”

想从文案转行到培训,使用HTGI法则询问,如何做到。能够联想到以下内容:

(1)主观:

有说服力的一门英语成绩(非英语专业,专四专八似乎门槛高了些;从实用英语角度,选择了一款门槛稍高但含金量还不错的托福作为考试目标);

有打动人的表演能力(从口吃练就说来就来,说唱就唱的本领);

有段子和倾诉欲(当以上本领炼成时,段子和倾诉欲就有了);

(2)客观:

要有招收非科班半路出家的机构;

要找准海量需要老师的时机;

要收入待遇还都不错。

于是对应上述内容,选择了一家较大的私立机构,且定在暑期去应聘,因为那个时候是他们的招聘季,而前两个条件满足了,第三个条件自然就满足了。

同理,后续的几次转型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比如当我下决心要去开店的时候,通过HTGI法则,我需要明确在哪里开,于是就去全城各个区跑店面,考察商圈流量和翻台率;我需要明确我要做什么,于是在锁定了商圈之后,对当地店面竞品分析和考察;我还需要知道怎么做起来,于是在拿下店面,确定好主营产品之后,从前往后推进,包括店内风格装修,试营业期运营活动推广等途径。

总结下来就是,锁定了一个目标——问自己如何能够得到——对应到主观和客观层面——去找出获得机会的线索和方式——最后再对应得出解决方法。

当然,这里只是笼统概括出方法论,实际过程中,每一个目标的达成是非常艰辛的。为了考托福,那年寒假我一个人留在宿舍复习了半个多月,没有回家。当时学校几乎没有人了,在空空荡荡的宿舍楼里,我仍然坚持每天早上7点起来,晚上学习到11点钟自习室闭馆。

那段时间是极其寒冷的,每天窗外光秃秃的树枝上,站着一群叫声令人绝望的乌鸦。而学校食堂因为留校人快走完了,停止营业,我几乎没有东西吃了,于是不得不每天去校外买来速食,填肚子充饥。

那段一边听着托福听力,一边往嘴里狂塞妙芙蛋榚的日子,让我之后看到“妙芙”这两个字就离得远远的。所以当有了转行的理由,用HTGI法则理清思路之后,还是免不了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想到往事不禁泪如雨下,送给大家几句话共勉。

小成靠智,中成靠德,大成靠道。

静下心来去感受,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火苗,只是有些人选择视而不见,有些人却及时地发现它、感受到它,并且把它点得更亮。

转行并不是一件值得沾沾自喜的事情,转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你不断突围,改变现状,离内心向往的事物和状态越来越近的过程。

用力挣扎一定很辛苦,不用力挣扎只会更辛苦,所以大胆地选择前者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